魯政委:如果不再喂肉給銀行,請你打開籠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針對年末可能放開銀行券商牌照的傳聞,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近日在做客《中國經濟學人訪談》時指出,混業經營是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條件,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必須同步推進的綜合化經營,否則一定會有成批的銀行出現問題,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
“如果不再喂肉,請你打開籠子”,魯政委認為,分業監管和利率市場化,分業監管和利差保護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利率市場化在打破銀行利差保護的同時也應該讓打開銀行的籠子,擴大銀行的業務范圍。
如果不推綜合化經營就搞利率市場化,銀行一定會出現大批問題。魯政委指出,銀行並不是天生的無牙老虎,關鍵是允許銀行出籠子。
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美國在1929年大蕭條后推行分業經營,到70年代是由於推行利率市場化,但沒有放開混合經營導致出現大批銀行倒閉。德國銀行是混業經營的,所以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倒閉的非常少。
魯政委指出,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在中間業務上存在很多禁區。
首先,和美國的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相比,存款帳戶的服務費占整個業務收入要達到20%,而中國很難。
其次,在信托業務上,國外的銀行自己都有信托的資格,而中國銀行雖然在利率市場化壓力下也衍生了大量的銀信合作,但法律並沒有賦予中國商業銀行信托的資格。
再次,在投行業務上,中國的銀行只能承銷債,而國外的銀行,不僅可以承銷債、股票,還可以做做企業財務顧問,參與企業的非上市,場外重組等業務。
最後,在交易業務上,國外銀行可以做利率、匯率、商品等方面的交易,比如摩根斯坦利曾經是北美最大的輸油管道的擁有者,而中國銀行同樣只能交易債券。
“除了存款帳戶的服務費以外,基本上所有的中收的主流都嚴格分業”,魯政委認為目前我國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理財業務,但理財本質上也是息差的讓度。
所以他強調,如果希望國內銀行能夠平穩地渡過利率市場化時期,那么就一定要混業經營綜合化經營,否則銀行大量出問題,甚至出現死亡是必然的。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