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資金流出加劇,國際調解機構成立及貿易政策變化引發市場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資金流出加劇,國際調解機構成立及貿易政策變化引發市場關注
全球股票基金連續兩周資金淨流出,主要受到美國對歐盟產品徵收關稅威脅及長期債券殖利率上升的影響。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全球股票基金淨贖回達75.2億美元,亞洲股票基金流出更是創下2018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規模,達60億美元[1]。相對而言,歐洲股票基金則持續吸引資金,顯示市場對該區域的信心仍在,而美國股票基金則淨流出54.6億美元,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謹慎態度。再生元公司 (REGN-US) 的實驗性藥物itepekimab在後期臨床試驗中失敗,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9%,並影響其合作夥伴賽諾菲 (SNY-US) 的股價,顯示生技股在市場波動中面臨的挑戰[2]。整體而言,市場情緒因貿易政策及生技股的負面消息而變得更加謹慎,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市場動向及政策變化。
全球首個政府間國際爭端調解機構「國際調解院」在香港成立,標誌著國際法治的重要進展。該機構旨在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吸引了85個國家及近20個國際組織的參與,顯示出國際社會對多邊合作的期待[3]。此外,美國國際貿易法庭裁定川普政府的部分關稅徵收違法,若該判決維持,將有助於降低美國的通膨與衰退風險,並可能減輕家庭財務負擔[4]。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經濟與法律環境的變化,國際合作與貿易政策的調整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
方舟投資(ARK Invest)執行長 Cathie Wood 在最新交易中加碼基因編輯及生技創新領域,特別是增持 CRISPR 治療 (CRSP-US) 股票,顯示其對生技未來潛力的信心[5]。同時,蘋果 (AAPL-US) 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雖小幅增長,但面對激烈競爭,仍需降價以維持市場地位,反映出外國品牌在中國的挑戰[6]。此外,歐元在地緣政治變化中獲得提升機會,但仍需克服美元的主導地位,市場對其能否成功挑戰美元意見不一[7]。輝達 (Nvidia)(NVDA-US) 雖在貿易戰中表現強勁,但出口管制的影響將使其面臨80億美元的銷售損失,未來的市場策略將成為其能否重返中國市場的關鍵[8]。這些動態顯示出科技、生技及國際貿易環境的複雜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政策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