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一文解析專家為何普遍看衰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計畫?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09 12:40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在台灣時間今日中午 12 時 1 分生效,這位狂人總統宣稱對外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是為了支持美國的本土製造業,但專家最新警告,這一想法很可能只是癡人說夢。
根據《Investopedia》報導,經濟學家們指出,美國仍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製造業國家,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雖連年下降,但以製造產品價值計算,美國的製造業產值實際上一直有所增加,因此川普振興製造業的說法事實上只是為了討好 MAGA 選民的策略,希望吸引更多低端產業回流以創造崗位,來滿足選民的就業期待。
但現實遠比想像中複雜。美國產業發展策略中的一個核心要素是人力成本。根據資產管理機構 Apollo 分析,美國製造業工人平均年薪略高於 7 萬美元,中國製造業工人平均年薪在 1.3 萬美元左右,印度製造業工人的年薪只有 2300 美元。
這些數據意味著即便一些企業因為關稅威脅回到美國建廠,但工廠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進而導致所謂的製造業回流根本無法創造多少就業機會。
羅格斯大學經濟學教授 Farouk Contractor 等專家還指出,關稅可能是促進某些關鍵高科技行業的一種手段,如晶片製造業,前任總統拜登也曾試圖通過《晶片法案》來進一步擴大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優勢。
但 Contractor 強調,川普想用關稅恢復美國的中低端製造業恐是緣木求魚,甚至完全不可取。
Contractor 認為,高端產品和高價值產品在美國生產的原因在於其價值主要貢獻部分不在於工作力,而在於想法和設計。
柬埔寨美國商會會長 Casey Barnett 表示,製造業絕不會回到美國,他無法想像美國工人會願意坐下來花一整天的時間來縫製一條運動褲。
Barnett 也表示 ‧ 他正在尋找其他國家來規避關稅影響,可選的選項包括埃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印度及印尼等。
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川普對美國貿易夥伴廣徵進口關稅,不太可能帶回曾為藍領中產階級支柱的製造業崗位。「一刀切」的關稅政策甚至還將威脅到美國現有的優勢產業。
德意志銀行指出,不同於以往範圍較有限的雙邊關稅,全球貿易夥伴之間普徵關稅將限制全球貿易體系的適應能力,代價將是從根本上破壞過去幾十年形成的全球供應鏈模式。
醫療金融服務公司 Bourne Partners 研究主管 Donald Hooker 表示,即便對藥品徵收關稅,製藥商不會在一夜之間更換合約製造商,因為這些供應鏈早在臨床試驗的前期就已經確定。
美國製藥和生物製藥外包協會會長 Jill Ross 則指出,美國在藥物活性成分方面嚴重依賴於其他國家,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印度、歐洲和其他地區。
禮來執行長 Dave Ricks 警告說,這意味著製藥商必須承擔關稅成本,並在內部消化,這通常會引發裁員或是減少研發支出。
Ricks 預期,製藥業的研發將首當其衝,這是個令人相當失望的結果。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