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前瞻】鄧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拓展「留學經濟」
經濟通新聞 2025-02-24 16:31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周三(26日)發表,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表示,在香港面臨巨額財赤之際,如何推動經濟多元化,成為亟需解決的課題。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拓展「留學經濟」,不僅有助於特區政府節省教育開支和提升大學收入,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產業化,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從而惠及經濟民生。
*巨大經濟利益,海外前車可鑑*
他指出,參考歐美國家發展留學產業的成功經驗,他們透過吸引國際留學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他舉例指,2021╱22學年,美國的100萬名國際留學生為當地經濟貢獻了約
338億美元(約2626億港元),支持了335萬個就業崗位;英國在2018╱19年度的27.2萬名國際留學生,為該國帶來了259億英鎊(約2542億港元)的淨經濟效益;2022年法國的國際留學生,產生了13.5億歐元(約110億港元)的淨正餘額。歐美國家的成功案例,印證了教育產業的經濟潛力,這些經驗為香港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逐步調升大學非本地生學費*
早前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未來3年將調整對8間大學的撥款,並相信香港的學費仍然有競爭力。鄧飛贊成在不影響市場競爭力的前提下,逐步調升大學非本地生的
學費,在資助與吸引學生之間求取平衡。雖然香港提供了「一帶一路」獎學金吸引學生,但此舉旨在「搞旺個場」,最終還是希望能夠在「一帶一路」地區形成「留學香港」的風潮,從而自負盈虧來港留學。本港應該乘國家對外開放之大勢,積極吸引留學生來港讀書,讓他們看到畢業後留港也好,或前赴內地拓展事業人生也好,都大有可為。
*大學宿位不足毋須過慮*
對於大學宿位不足問題,他認為毋須過慮。首先,如果宿舍是以公帑興建,則應優先留給本地學生。其次,大學可聯同私人發展商興建或改建宿舍予留學生租住,而大學附近的屋苑也會吸
引留學生的注意,香港實在不需要以宿舍去吸引留學生,優質教育和未來面向中國的發展前景,才是關鍵。
*留學生在港居住助帶動消費*
他續指,留學生在港居住,總得生活和消費,因而也可帶動零售、飲食等一系列服務的增長。與此同時,學生家長也會來港探望子女,留港過夜,從而帶旺酒店、旅遊、餐飲、零售等市場,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
*拓展基礎教育非本地生市場*
他亦建議,在中學階段嘗試收取非本地生,並以直資學校做試點,然後檢討成效。容許直資學校收取一定比例的非本地生付費入讀,目前不論中學或小學,每名學生的單位成本不足10萬
元。10萬元1年的學費,對於有能力讓子女到外地升學的家長來說,絕對是一個可以負擔的數字。向非本生收取學費,一來可以增加學費收入,二來可免除納稅人的負擔,更何況是家長可能一起來港陪讀,從而帶旺本地經濟發展。新加坡早已推出陪讀政策,正當鄰近的地區和國家都非常銳意地搶學生,香港也應趕上。
*發展留學經濟可開拓新增長點*
鄧飛認為,香港長期以金融和地產作為經濟支柱,但目前經濟環境低迷,兩大龍頭產業有待振興,發展留學經濟不僅能帶動相關產業,更能為香港經濟開拓新的增長點。通過建設國際教育
樞紐、打造留學品牌,發展留學經濟,不僅能促進教育事業的進步,還能帶動本地經濟,改善民生,絕對是雙贏之策。(bn)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