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聞》中國創新藥內地定價太低,藥企稱難靠本土市場生存
經濟通新聞 2024-10-24 16:41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中國創新藥約10年前開始快速發展,但到近年創新藥企卻被困了在寒冬。內媒《第一財經》引述多名藥企高層指出,醫保制度改革後,創新藥陷入了一個「怪圈」,新藥的價值未得到充分認可,「價格定高了,醫保承受不來;價格定低了,企業活不下去」,認為創新藥定價應該擺脫製造業的邏輯,不能只看其製造環節的成本。
報道引述和黃醫藥(00013-HK)首席執行官蘇慰國指出,百濟神州(06160-HK)(688235-CN)、和黃醫藥以及傳奇生物,可以說是頗具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中國藥企,但它們的新藥沒辦法單靠中國本土市場生存下來,主要是定價的問題。
*醫保打低新藥價格,無回報將令投資人撤離*
微芯生物(688321-CN)創始人魯先平更認為,醫保制度改革後,雖然很多新藥能更快地惠及患者,但新藥的價值未得到充分的認可,「原創藥企試錯成本太高,越是創新的藥,越
是虧錢」。他指出,中國的藥物研發成本和經營成本正在急劇上升,如果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沒有到位,醫保直接決定藥品價格為導向,而沒有以藥品的價值為導向,那麼二級市場對新藥的不認可也會傳導到一級市場,出現目前資本遇冷,大量投資人撤離的情況,「這將很難實現生物醫藥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的好藥也很難惠及全球患者」。
報道以君實生物(01877-HK)(688180-CN)自主研發生產、首款在美上市的國產PD-1抗癌藥為例,指其在中國的售價只有美國售價的3%。報道指出,中國是上市PD-1藥物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些藥物大部分沒能在美國上市而困守中國市場,結果是很大一部分中國本土製藥企業前期做了大量投入,後期商業回報入不敷出。
報道引述一家企業的高管王誠表示,「藥價搞得太低以後,沒有回報,就沒有人再往裏投錢了;你自己的工業垮掉了,又得靠進口,完全靠進口後人家(跨國藥企)又不降價了」。
報道並引述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稱,一個源頭創新的藥物要花將近10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才能落地,企業得有一定的經濟積累才能有後發的力量,「不能把創新藥變成白菜幫子價,那誰也不做創新了」。(sl)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