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警告:泛民本土主義抬頭危險 左傾變民粹 右傾變港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湯家驊認為,政黨有責任改變年輕人的思維。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香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牽頭成立智庫「民主思路」,期望在政改否決後,積極保持與中央溝通路綫,長遠為香港爭取到真普選。他在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警告泛民內的本土主義抬頭路線十分之危險,「走左一點就變民粹,走右一點就變港獨」,兩者都不容於中央。他認為政黨有責任改變年輕人的思維,而非盲目被年輕人牽着鼻子走,擁抱未有全面論述的本土路線。
《星島日報》報導,湯家驊認為,今次政改失敗的主因,是北京與泛民對「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認識有差距,要修補這裂痕,才能為下次政改通過製造有利條件,但要縮窄雙方看法的距離,「我無信心能改變北京,但都會嘗試;但泛民較易處理,他們始終會較受民眾影響,民間理性看法影響泛民,未必無可能。」
湯家驊相信2016年的泛民各「頭頭人物」退下來,是令泛民思維改變的契機,「最簡單的例子,我問了兩個問題,無泛民答到我。如果今日中央大發慈悲,收回八三一決定,泛民還有甚麼肯做呢?講改變思維,如果否決後可改,為何現在唔變?」他相信泛民思維的根本性問題,就是人事問題。
但年輕一代的本土意識抬頭,行為激進,能否走溫和溝通路線?他相信泛民政黨有責任花心機說服年輕人正確方向,「好似燒《基本法》,做法背後論述不全面,話《基本法》唔公義就燒了它,但哪條條文不公義?至多是中央詮譯執行時不理想,不是《基本法》的問題,好似二十三條不是不公義,無二十三條,可能現在已立了國安法。」
他指青年有拒共、仇共、疑共的心態,但沒有全面論述下走本土路綫是危險的,「行左少少就民粹,行右少少就港獨,兩者都不容於中央」,而這心態與很多社會問題環環緊扣,如內地人來港、北京政策、上車、就業等,智庫的首務也是研究中港矛盾問題。但泛民不應缺乏仔細分析研究,純因年輕人認為要走本土路綫,就盲目擁抱。
但幾十年來,民主派不是未試過溫和、溝通路線,這是否真的出路?湯家驊反駁︰「民主派30年來都只是行壓力團體路線,沒有真正行對話之路,當然中央好有責任,沒有讓這事發生。但民主派連行近一點中聯辦都驚,只是用模稜兩可處理方法,你搵我先傾,不是積極走對話路線。」
湯家驊相信,今次中央用硬橋硬馬的手法,未能解決政改問題,相信北京也會多思考日後要如何處理香港問題,「難道全面收番香港,一國一制咩?無第四條路選擇。」他指中央不是蠢人,與泛民溝通是政治需要。
但湯家驊也提到,有傳言中央會對溫和泛民也趕盡殺絕,不過他相信這僅是短期狀況,「2005年時對我們的打壓也好犀利,2010年時也一樣要接觸,要看遠一點,總有走出隧道的一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