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要聞》公安部集中打擊「特供」假酒,官媒揭一斤成本僅十元

經濟通新聞 2024-02-02 14:35

  《經濟通通訊社2日專訊》公安部表示,近期組織有關地方公安機關集中打擊以「特供」、「專供」名義非法製售假酒犯罪,全環節破獲「重慶武隆『5.21』特大製售假『特供』酒案」等一批跨區域重大案件,摧毀一批地域性職業製假犯罪團夥,聯合相關部門整治一批與製假犯罪相關聯的黑灰產業鏈。

  公安部公布其中5宗個案,每宗案值都接近或超過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重慶武隆公安2023年5月根據工作中掌握到的線索破案,查扣標有「中央國家機關特供三十年陳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專用酒」等標識的假酒27種9000餘瓶、包材85萬餘件,銷售金額達2000餘萬元,全案案值約1億元。疑犯從外地灌裝製假據點訂製假酒,並組建專業網絡營銷團隊推銷,利用物流將假酒銷往全國各地。

  據《新華社》披露的重慶這宗案件細節,指案中有53名涉案人員被抓,一個輻射全國的「特供」假酒包裝、生產、批發銷售網絡被摧毀。該假酒集團所售的所謂「特供」酒,是以普通基酒灌裝而成,酒的成本價一斤僅10元左右,加上酒瓶和包裝盒,也不超過四五十元,但實際零售價可高達逾千元。

 

*公安部:市場流通的「特供」酒均是非法產品*

 

  報道又指,該假酒集團的目標客戶多為「社交需求高」的「中年」、「男性」、「中小企業主」,銷售人員則多為35歲以下、具有網銷經驗的青年,在微信偽裝成年輕女性,在朋友圈發

日常生活等信息來吸引目標客戶,再不時發布推介酒品廣告,特別是在「七一」、「八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時間點,宣稱某些部門與知名白酒企業合作推出「特供」酒,公司通過「特殊渠道留貨」「限量秒殺」等方式拿到貨。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有關負責人強調,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市場流通的「特供」、「內供」、「專供」酒均是非法產品。早在2013年,內地已出台法規,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製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酒類企業不准生產標註有「特供」、「專供」、「專用」、「特製」、「特需」等字樣的白酒。

2022年,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公安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禁止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的通告》。(sl)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