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金門引陸水解渴 張志軍:勿將民生問題政治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25 07:59


图片说明

張志軍(中)在金門縣長陳福海陪同下冒雨考察金門田埔水庫。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金門從大陸引水計劃,在前日「張夏會」後即將付諸實現。昨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冒雨參觀金門田埔水庫,了解當地缺水現狀及大陸供水規劃進展。他透露,兩岸現在已經就水價等問題達成共識,將以最快速度推動引水合同的商簽,並稱「同是一家人,共飲一江水」。他說,向金門供水不是政治問題,而是為民生造福,不要把民生問題政治化。

香港《文匯報》報導,當日,張志軍來到作為規劃中的大陸供水接水點的金門田埔水庫,聽取金門縣水利局負責人對從大陸引水的計劃做簡報。聽罷,他關切地詢問引水計劃的完工情況。得知金門連年缺水,他邊搖頭邊感慨,金門用水的確問題不小,「能感覺到金門的鄉親都很渴呀!」

張志軍說,水是生命之源,大陸600多個城市裡有400多個缺水,「沒想到金門也不例外」。金門縣水利局負責人稱,金門常住人口逾6萬人,用水需要保障,大陸對金門缺水問題早有耳聞,20年前便開始討論可行性方案。但受制於兩岸關係大環境,到2008年有所改善後,終於商談逐步落實。此後,經過兩岸方面兩次工作會議,七次技術商談,歷時一年多才最終定案。完工後,初期設定引水保證量為每日1.5萬噸,10年後調整為3.4萬噸。

「聽說金門水價比較貴吧」,在交流過程中,張志軍還特別向金門縣長陳福海問詢當地水價和用水成本。但媒體追問具體供水價格時,雙方都沒有透露。張志軍表達了自己期待合同盡快落地的願望,「金門供水進入最後一里路,成功在望,但如果最後一步踏錯,那麼前面的努力也就前功盡棄了」。

金門水情告急,作為當地用水大戶的金門酒廠,最是先知。「我們提供的不是『 政治水』 」,張志軍稱,此前由於供水問題曾使台灣民眾產生過疑慮,但民生問題不應該被「政治化」處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既然福建同金門有這樣的地理優勢,若能通過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卡!」

金門縣長陳福海曾表示,縣府嚴正看待金門缺水問題,金門近年來缺水問題日益嚴重,降雨量更創下廿年來最低紀錄,水庫幾近枯竭、地下水鹽化。加上隨着兩岸民間交流深入,金門旅遊業逐漸發達,也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觀光客,尋求擴展的金酒公司需水量也增加,都讓金門水情危機四伏。

據悉,大陸晉江山美水庫向金門引水一案,通水海底管線的入海口預計在福建泉州丙洲一帶,由丙洲接水至金門田埔,陸地管道約為8.3公里,海底管線全長約16.7公里,到金門田埔水庫的陸地管線約為1公里多,總路線超過26公里。

《星島日報》報導,張說,大陸在20年前就注意到金門的用水問題,開始探討可行性方案,但由於大環境影響未能實施,直到2008年兩岸關係改善後才開始落實,2013年達成共同意見。不到兩年時間,已就一些具體問題基本達成一致,特別是水價,現在就是要趕緊把合同簽了,迅速施工,「走完最後一里路」。

作為金門福利的最大來源,金門酒廠在擴展中也因用水量急增遇到瓶頸。參觀酒廠後,張志軍表示,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但不要把民生問題政治化。有人說金門引的是「政治水」,但如果一條水管就能解決問題,「為甚麼要怕?」遠水救不了近渴,金門與福建最接近,有天然優勢。

張又參觀了有「金門四寶」之稱的菜刀店,並獲得金門「菜刀王」吳增棟親手打製的勇士鋼刀。上世紀50至70年代,解放軍炮擊金門,逾百萬枚炮彈落在島上,成為後來金門菜刀的主要用料。

「金門菜刀記載了一段特殊的回憶,表達了我們兩岸民眾希望化干戈為玉帛、鑄劍為犁的美好願望和執着追求。」張志軍說,兩岸民眾最怕再經歷戰亂動盪,真誠希望兩岸沿着和平之路繼續前行,讓戰火遠離,讓和平常駐,冰釋前嫌,共同攜手建設屬於兩岸的美好未來。

張志軍昨午搭船返回大陸,結束兩天訪問行程。他離開前表示,將堅定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台海和平得來不易,「不要等失去時才感受它的可貴」。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