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海爾美的進階路徑比拼 國機器人價格跳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27 08:11


進擊的工業4.0系列策劃

某個午夜時分的沉靜被打破———遠在歐洲的用戶要買一台“中國製造”的洗衣機,隨手在手機下單。几乎同一時間,這條訂單信息被推送到洗衣機原材料供應商、組裝製造部門、物流運輸部門等生鏈條所涉及的各個環節。這並不是科幻電影或小中的情形,而是發生在中國家電企業海爾“黑 燈 車 間”的真實場景。


就在近日,備受矚目的《中國製造2 0 2 5》規劃正式對外公佈,提出了三個十年、三步走、躋身世界製造強國之列的目標。按照工信部部長苗圩的法,德國政府率先提出的“工業4 .0”計劃和“中國製造20 25”大體在一個時間段。具體到家電行業,企業從工業2 .0發展到工業3 .0,這一課要怎麼補?有沒有可能從工業2 .0跨越式發展到工業4 .0?

本報將繼續推出“工業4 .0系列報導”,更多精彩請關注。

【行業看點】共同選擇機器人

根據歐睿諮詢預測,未來4年,全球家電行業值將從現在的224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570億美元。而增長的引擎就在亞洲,中國家用電器生商將在這場變革中成為領軍企業。

從銷售業績來看,中國家用電器企業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生商。美的集團2014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歐元,比2009年增加一倍,利潤達到15億歐元。格力電器2014年銷售收入200億歐元,凈利潤更達到20億歐元。再加上青島海爾,中國三大家電企業銷售額總共達到了520億歐元

不過,問題來了,中國家電企業要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銷量?機器人成為它們的共同選擇。“2015年是自動化生的‘分水嶺’。”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負責製造副總裁烏守保告訴南都記者,按照規劃,2015年美的用於自動化的投資高達8億~10億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總共也才投入了10億元左右。

這些白花花的鈔票主要燒在了購買設備上。以空調製造為例,“目前為止,美的家用空調投入使用六軸的機器人320個,其他四軸或者專機今年會再新增200台以上,這樣累計算下來,這樣簡單的機器人替換就要花費4800萬的費用。”烏守保對南都記者坦言,六軸機器人和四軸機器人都屬於機械臂的一種,六軸機器人的價格普遍在10萬元左右,四軸機器人的價格則在8萬元左右。

除了購買機械臂和專機,美的還建設了順德、南沙、蕪湖3條智能化的組裝流水。業內透露,一般智能化組裝流水設備的採購單價比機械臂高出非常多,通常是在百萬以上。另據了解,青島海爾正大張旗鼓的建設互聯工廠,未來還將投入巨資對所有既有工廠進行改在。而海信從日本進口了13台機器臂,每台就要40多萬元,海信引進的近100台A GV小車則自國內,10多萬每台。

【焦點問題】機器人是否搶了工人飯碗?

傳統的家電製造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歷搬運重物、衝壓作業、空調面板噴粉等一系列高強度和高危工種的作業領域。而通過自動化升級改造,機器人能夠替代一個工人一天搬運兩三千台空調壓縮機的高強度工作。

此前不久,南都記者在海信空調生基地看到,排在6條運輸線上的成品空調主機,各配有一台機器臂,將空調成品取下放到貨架上。不過,人依然不可或缺。比如海信用於運輸物料的A GV自動運輸車仍需由工人無線操控。

“對於大部分正在發展和擴大規模的珠三角製造業企業來,在人力不飽和的情況下,原先用於生線上的工人正好可以轉移到操控智能化工業系統流水線上。此外,自動化逐步改造之后,不僅現有員工的技能需要培訓提升,再招工人的學歷也必須達到大專以上,以此適應未來的自動化甚至智能化生的工作。”珠三角一家家電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對南都記者這樣。

“在2011年,美的空調大概是500億的營收規模,工人數量在50000以上;2014年總營收接近700億,工人數量是26000人;而2018年美的將要實現應收10 0 0億,工人數量降至20000人的目標。”烏守保進一步舉例明,另據了解,格力電器的珠海工廠也使用了數十台機器人,工作人員從最初300多人減少到100多人,而生效率卻提升了20%。

【進階路徑】“工業4 .0”向左走O R向右走

這是一個趨勢,在走向“工業4.0”的路上,關於“實現智慧製造”的路徑,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探索。青島海爾波輪洗衣機總經理李洋就給南都記者分析“如果按照歷史發展角度,我們一定先到3.0再到4.0,但這就失去了競爭力。事實是,我們有機會可以直接實現2.0到4.0的轉型。轉型中將生出的新技術新標準,很有機會由中國製造業所掌握。”

但是,美的烏守保卻持另外一種觀點。“自動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生效率,而這往往需要對生從原材料供應、品管控等從內到外全面升級改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企業必須掌握自動化最核心的技術,即將機器人用軟件應用系統‘串’起來,否則,自動化的成本下不來,出了問題也沒人解決。”

凡此種種意味每家企業都在謹慎設計自己的轉型路徑,如果用3.0標準來看,企業必須更新設備否則難以自動化。但是如果用4.0的標準來看,核心就應該放在互聯,是軟性的系統建設。而非盲目上馬機器人。

互聯工廠就是海爾對於彎道超車4.0的探索,其可以與用戶直接對話,滿足大規模的定製需求。用戶在提交訂單后,智能製造系統自動排,並將信息傳遞給各個工序生及所有模組商、物流商。每一個訂單都是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為了做到這一點,實現零庫存,零應收款,早在2012年,海爾就開始了數字化互聯工廠的規劃建設,從組織、機制、流程三個方面做了顛覆性調整。以海爾鄭州空調互聯工廠為例,目前其已擁有由11個通用模組和4個個性模組組成的200多種用戶柔性定製方案。用戶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空調的色、款式、性能、結構等,定製專屬品。

【延伸讀】國機械臂已壓到3 .5萬元/台

目前國內生工業機器人的工廠多分佈於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工業區,以及瀋陽成都等老工業區。但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精度水平參差不齊,家電生商在工業自動化改造的過程中,大部分使用國外生的工業機器人。譬如,格蘭仕空調生中投入使用的義大利Q S的內容生和德國瓦格納爾的噴涂生。

不過,也有國工業機器人在精度上獲得了家電企業的認可。已在新三板掛牌的和氏技術董事長王麗萍告訴南都記者,和氏技術的去毛刺機的精度已經超過了日本類似設備,包括松下、三菱等日資企業以及美的、格力等中國家電企業都選擇採購和氏技術的高精度去微毛刺專機。據悉,和氏技術製造工業機器人使用的核心配件採購自德國和日本。但“很多企業買不起我們的智能裝備品。”普通機械臂價格一般在2~10萬元,而和氏的智能流水設備一般都在上百萬元或千萬元級別。

不過,隨國工業機器人的增多和普及,工業機器人價格也開始逐漸下降。2年前,進口的高壓水清洗機要賣到210萬元一台。在和氏投入開發和製造之后,進口高壓水清洗機的價格一度從210萬降到了110萬,近日又跌到了95萬。多軸機器人也面臨“壓價者”的攪局,國內一台機械臂的價格一般8萬元左右,個別工廠甚至把價格壓到了3.5萬元來爭奪市場。

專題策劃、統籌:南都記者 肖昕

采寫:南都記者莫柳 王海艷實習生胡粲梓 吉詠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