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完就跌,如何增加「高拋低吸」的準確性?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3-10-26 16:30
前言
之前 ordi,eths,pepe 等內容文章一定程度從大趨勢上預判了項目的發展及價格走勢,內容中有過詳細的思考路徑分享。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的是更深的方法論使用教程,用抖音上的話來說叫做「底層邏輯」。內容會使用幾個案例,為大家詳細的剖析邏輯方法,俗稱,用簡單直接方式讓大家理解原理及應用。
內容中的方式方式法均可以在近期的一些火熱項目中有所呈現,如「科太幣,X,sats,atom,pipe,ibtc…」除了銘文項目之外,也受用於 token 一級市場,銘文市場,NFT 市場和二級市場。web2 中的一些網路營銷均也可受用。
「高拋低吸」是所有金融類產品投資玩家的夢想,可事實總是事與願違。本篇文章通過四個部分來分享如何增加「高拋低吸」的機率及準確性。
第一部分:小故事來講出來問題的核心
第二部分:傳播效應的規律
第三部分:上帝視角帶你了解拉盤邏輯
第四部分:增加高拋低吸準確性的方法教學
以下內容為ALD(推特賬號:@daji_357)歷時數月與眾多夥伴在數十多個項目中實踐總結而來,轉載請標明出處。
內容主題是通過新媒體傳播的特性與金融市場的特性做了結合,目前並未找到這類內容的歸類,個人將它暫稱為「新媒體金融傳播現象」。
用一個栗子來開場
栗子小鎮上開了一家自助餐廳,名字叫歪脖三自助,人均客單價 299。生意非常好,從開業開始始終爆滿。調研後有人說好吃食材物超所值,非常不錯;也有人說食材比較一般,和其他自助沒有什麼兩樣。
如此火熱的生意,有些人很是心動,親自體驗完後決定抄襲一家相同的餐廳來去競爭,採用了同等規模的裝修,和同品質的供應鏈產品。
結局卻很悲催,要麼是營運了很長時間,生意很好但是食材成本太高導致長期虧損而倒閉;要麼就是開業後沒什麼人最後宣告破產。
很奇怪是不是,我們切換到老闆視角來看一下:
你作為餐廳的老闆,首要目的是賺錢。已知,餐廳的裝修投入在 300 萬,每月的成本除去食材在 40 萬硬支出。為了保證回本且盈利,同時還要地方競爭對手卷到你,你設計了一套獨特的營運體系。
剛開業的前一個月,主要宣傳方式是發傳單,輻射面積是周邊居民(3-5 公里以內)。此刻的食材你採用的都是上等食材,每一單客人幾乎是以不賺錢的形式在維護。
一個月後,隨著期間客人的口碑建立,每個人影響着更多的人慕名前來打卡(10-20 公里以內),緊接着的兩個月裡,你採用的是中上等食材,每單利潤差不多在 20% 左右。
兩個月時間一過,你將食材再次換成了中等食材,與其他那些 200 客單價的同行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此時你的利潤已經達到了 50%-60%,由於人推人,你的店鋪已經人盡皆知,很多人慕名前來(50-100 公里以內),你的生意仍舊是絡繹不絕。
這種狀態下你營運了大概半年,你開始發現口碑的維護成本已經到了一個頂峰值,預定數量也開始下降,於是你明白已經轉化了這個城市裡 90% 的目標客戶。此刻正值陽澄湖大閘蟹旺季,你推出了新品陽澄湖大閘蟹無限暢吃只要 499 一位….
故事完。
新媒體的特性:「加快了波的傳播速度」
將故事放回到 web3 的世界中,你會發現,人群之間的口碑傳遞和項目持有的增加數據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媒體的世界中,傳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擴散的,就像是一滴水滴滴在了平靜的湖面。隨著時長和水滴大小(重量)的變動,波會以不同的時間速度,從落點擴散至整個湖面。
在過往的時間軸里,車馬很慢。時間線會被拉得很長,一個利多的消息在股市中並不會很快的直接體現出來 100% 的效力。他需要很長時間的傳播,用較為溫和的波動來呈現。
就像是這家餐廳,需要給周邊 3 公里的居民 1 個月的時間去影響 5-10 公里(圈中心)的人群,再有兩個月的時間來佐證並再出傳播給 50-100 公里(內圈)的人群。而 50-100 公里(外圈)的人群會給餐廳帶來持續半年的火爆收益,即便差評傳遞出去並不會有斷崖式的體現。(是的,大眾點評是一定要刷好評的。要麼就不開)
新媒體的出現,則是拉斷了大家的資訊差,資訊的反應時間不再是以天 / 月為單位,而是開始以小時 / 分鐘進行計算。
形象點來說,有人給這個水滴的擴散點了 100 倍速。
新媒體的特性:「大眾要的從來不是真相」
此時肯定會有人說,半年裡難道這些人的差評口碑傳播就不會互相影響嗎?
其實,如果在新媒體的當下場景中,很難。因為早期的 3 公里用戶的口碑內容已經形成了火爆現象,從發布的第一天中,他就位居首榜,隨著後續流量的不斷搜尋互動,持續保證着他「流量壟斷」的狀態。
即便有一些新的差評內容出現,也都會被之前的好評內容迅速吞併。會有一些心思縝密的人通過搜尋最新的評價來證實「推薦的真實性」,但這在大眾人的體量中,只是少數。
同時新媒體快速傳遞的特性從不是用戶獨有的權利,故事中我說過,當商家發現維護口碑的成本開始不斷提高時,就需要更換產品來割韭菜了,商家也是需要投入口碑維護的成本的。
在用戶的內容產生的同時,裡面也摻雜着披着用戶身份的「托」,他們的作用就是用來混淆視聽。增加客戶的轉化率。
因此在這個人人都能發布新聞的時代,如何篩選過濾資訊成了決定了生活質量好壞的關鍵性因素,畢竟面對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新鮮事物,付費一下又何妨?
如果發生在股市呢?
我們結合新媒體的傳播規律來從上帝視角看一下
項目方準備將近期的項目價格拉升一波,於是提前準備了一個利多消息,並同步偷偷的在此刻進行了底倉吸籌,利多率先分散給了 10 個關係要好的夥伴們,明確再三叮囑不要外傳。
10 個人分別再次發給了自己的 10 個親信以及 3 各社群,同步囑咐不要外傳,此時項目方看着買盤的力度,以及新的持幣地址增加的數量,判斷出消息的傳遞已經從第一梯隊發展到了第二梯隊。
此刻的幣圈,一些優質的社區和小群里已經開始討論起了這個項目的利多資訊。一些公域的平台也陸續有了少量的帖子。(推特,微博等);隨著時間的消逝,項目方看着數據,判斷出第二梯隊的人員已經覆蓋的差不多了。隨機稍微發力的小幅度的進行了一波拉升。
隨著幣價的上漲,第三梯隊的情緒迅速被帶動,此刻各大社群都開始討論起了相關資訊,甚至一些死掉的社群都開始詢問。公域平台的內容已經開始爆髮式的增長。項目方此刻看着緩慢下降的持幣數量以及買盤數據,明白人群已經擴散至 100%,轉化已經接近了瓶頸。
隨機撥通了阿坤的電話「全拋」,市場一片哀嚎。
一個項目的利多出現時,最先受益的是第一梯隊,最接近項目中心的人員(低成本),通過中心人員向外輻射到第二梯隊的內圈人員(中等成本),隨著內圈人員的熟知與購買,再次觸達到了第三梯隊的外圈人員(高成本),此刻已經人盡皆知。
【這裡簡單把人群歸納為三大類,當然還可以更加細分,這個細分因人而異了,這裡就不做太多贅述,以後的文章會詳細再說】
從第三梯隊人群的開始覆蓋再到形成轉化的時間裡,市場幾乎人人對此都有了了解。
最終,願意購買的人已經付費,而猶豫不決的人除非「項目方 / 機構」通過更多的真金白銀的拉盤行為來進行誘導,才會進行買單。此刻的換手率以及交易數據也會同步有所體現,同時也就呼應了技術派所說的 k 線變化。
不同於餐廳的是,
隨著第三梯隊的進入價格反而進入了最高階段,而餐廳的食材損耗成本則是進入了最低階段。
餐廳轉化第三梯隊的人群需要半年,而金融市場可能只需要 5-10 分鐘。
因此,在金融的世界中,如何成為 / 辨別「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人成了關鍵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決策時間,降低持倉成本,高點售出,收益最大化。
低買高賣的方法應用
當我們切換回到用戶視角,幣圈的社交群體是固化的,人的交易行為也是固化的。通俗來講,每個人平時的生活習慣是固定的,愛看的抖音內容也是固定的。
因此我通過復盤一些項目的傳播途徑時,不斷的為微信中的各個社區以及各個人員進行標記。通過大量的標記,有些人身上的第一梯隊身份標籤越來越多,有些人身上的第三梯隊身份標籤也越來越多。社區也亦是如此。
於是我用一些項目進行了測試,當第一梯隊的人員開始討論時,我進行買入,第三梯隊的人員開始討論時,我果斷賣出。
數據證明,綜合收益居然達到了 70% 之高,最高收益達到了 12000%,是的,雖然這種方法有一些不地道,但是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方法。
隨著第一梯隊身份標籤的人身上標籤的數量不斷增加,其殖利率也同樣也在趨近於平穩。而殖利率就是這個人最大的傳播能力的體現。
隨著第三梯隊身份標籤的人身上標籤的數量不斷增加,其賣出信號也越來越更接近於高點,其身份則越來越代表了幣圈的邊緣性。哦對,有些會虧的沒錢玩了,別傻等一個,多幾個參考。
因此,在幣圈給一些公域平台的人員以及社區和社區人員進行身份標記,是一種粗暴有效的資訊判斷,但他需要一定的長期數據積累,才能更佳趨近於高準確度。
同時也是一些新手玩家用來衡量一個社區的優質程度的判斷方法。
無論你加入什麼樣的社區,在自身對項目沒有判斷能力及辨別資訊能力的情況下,仍舊擺脫不掉第三梯隊的命運。
當然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組建社區 / 賬號,這是擺脫第三梯隊的命運最快的方式。但我個人還是更傾向於着重提升自我內在實力,來的更安穩和長久。
後面會有一些如何通過建立社區在 web3 賺取收益,以及成為一個大 V 等相關的內容教學。
就像上面說的,加入社區進入第一梯隊的行為屬於等依靠的生存方式,擺脫不了被人宰割的命運,這是定數。
學會辨別區分,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形成體系的方法論,提高自己在金融市場的存活能力,這是真正的自由。
除了上述所說的標記方法之外,還有一些擅長技術的科學家朋友們通過自己的數據模型進行聰明錢包的梳理,分析出勝率最高的排名,並且設定自動買入和賣出腳本,跟隨「聰明地址」第一時間買入,第一時間賣出。來進行收益的賺取。
以及有一些通過一定的手段方法,提升自己的知名程度來收集更多的資訊。然後通過對資訊的梳理和篩選進行
上述內容講述了一個「波」傳遞的整個過程及規律,目前走到二級市場的項目不光只具備一個「波」。比如「BTC,ETH,eths,stas,ordi,atom,pipe,floki,pepe…等等」,都是由多個「波」組成。
下期內容會為大家通過案例講解,如何判斷一個項目波的數量(長期投資的價值判斷)
寫在最後的話
而對比起這這,存量市場互相搏殺的行為,個人更敬佩於那些推動整體影響力的行為,不管是藝術品類的 NFT,還是 Stenp 類的的 Gamefi,又或是明星效應的 BAYC,華人首富,巴菲特的晚餐,矽谷鋼鐵俠的 42069….
這些行為,拋開價格數據,從客觀角度去看待流量數據的話,在當時的空間,場景,條件之下以上案例確實帶來了破圈的形式的超爆發增量。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自己創造出了第四梯隊的人群,屬於創造了集體受益。
當然這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具備多面性,期待更多的破圈行為的出現。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從零開始學合約系列講座熱烈報名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