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便捷的移動支付,境外遊客的高門檻
經濟通新聞 2023-07-14 11:00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14日北京專電》又來到傳統的旅遊旺季--暑假。北京自6月以來連日高溫,已經破了很多的氣溫記錄。旅遊業一片熱火朝天。旅客在接近40度下的北京前門大街暴曬暴走,在故宮感受熱風撲面的盛夏。不過,疫情三年後,隨著出入境恢復如常,出境遊逐漸熱熾,在北京街頭的入境遊客,卻好像逐漸冷清。
作為首都的北京,理論上是外國遊客來中國的首選地。疫情前,還不時能看到背著大背包的外國遊客手裏拿著冰糖葫蘆,興致勃勃地遊走在王府井街頭;過去在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的人群中,有時候也能找到外國遊客的身影,現在卻基本上很少看到外國遊客,特別是自由行旅客。
*沒有電子支付寸步難行*
中國是擁有世界上最便捷移動支付系統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大城市,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到處探索。移動支付已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部分,但前提是你要能夠進入
這個系統。在北京街頭,從街頭小販到大型連鎖店,基本上所有商家均接受移動支付。如果沒有移動支付,使用現金的話,要面臨90%的商家可能沒有零錢找續。隨著國門大開迎客復甦經濟,國內民眾早已習慣的工具,卻成為初次來中國旅行工作的海外旅客堪比天高的高門檻,許多遊客表示:「在中國沒有電子支付寸步難行。」
*境外遊客無法線上預約景點門票*
很多景點都需要通過線上預約門票。以故宮為例,早在多年前已經必須提前在線上購票,線下不能現場購票。而故宮的唯一個人官方預約門票方式,是通過微信預約。這意味著,遊客必須
先註冊一個微信帳戶,通過實名認證,再經過綁定內地手機號碼、添加內地銀行卡等一系列繁鎖的程序,才能購票成功,這對於只在北京逗留幾天的旅客來說,幾乎等於不可能的任務。
對於早已使用微信的境外旅客,預約景點門票也同樣不容易。在北京,線上預約景點都需要輸入個人資料和身份證號碼,遊客在進入景點的時候,須直接刷身份證進入。隨著疫情和電子化的推行,愈來愈多景點採用這樣的入場檢票方式,但對於境外遊客來說,有多景點並不支持護照和港澳通行證線上預約,需要遊客提前進行人工預約,進入景點也要人工驗票,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酒店分「內外賓」,境外遊客選擇大減*
不便的情況同樣出現在入住酒店環節。經常到國內旅行的遊客都知道,內地的酒店是分為招待內賓和外賓。內賓即是持有身份證的內地人士,外賓即境外人士,包括外國旅客和港澳遊客。
以北京為例,記者在旅遊平台去哪兒搜索北京酒店,顯示有1萬7千多家酒店,而在加上接待外國和港澳旅客的搜索條件之後,酒店數量大幅下降到3000家左右,即大概只有約五分一。即使在一些大城巿,很多能夠接待外賓的酒店在地理位置上並沒有優勢,價格上也相對較貴,有些小眾景點附近則根本沒有能接待外賓的酒店。
*北京地鐵現金購票困難重重*
其實不只外國旅客,記者居住在北京多年,也被許許多多的電子系統攔在門外,包括北京地鐵。記者去年因為手機拿去維修,不能使用電子支付,所以想在自動售票機用現金購買一張單程
票,但我在輸入目的地後卻驚訝地發現,簡潔的界面僅顯示,需要手動用拼音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並且在身份證號碼一欄中,只有身份證單一選項,並不能選擇其他證件。有誰會想過乘坐短程、最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居然會需要身份證資料?
想到這也許是疫情期間的特殊措施,需要追蹤感染者的行程軌跡,於是我於近日又再嘗試在北京地鐵自動售票機購票,今次仍然需要手動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但這次界面出現了一則提
醒:持護照、港澳通行證人士需到人工窗口購票。移動支付的廣泛應用使需要人工服務的乘客大減,大部份人工窗口都沒有工作人員值守,需要先找到工作人員再購票,整個過程可說十分不便。
一系列的電子化和電子支付措施是科技進步的成果,但先進的科技亦應該包括更多的包容和減少障礙。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