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匯教授新著《中國的強勢核態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07 13:12
baohui zhang, china s assertive nuclear posture: state security in an anarchic international order, routledge, 2015.
嶺南大學(香港)教授張伯匯(zhang baohui)教授的最新專著《中國的強勢核態勢:無政府秩序與國家安全》剛剛出版。該書用結構現實主義理論解釋了近兩年中國核態勢的變化。這本書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主編的china policy series系列中的一本。張伯匯教授在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現在嶺南大學(香港)任教,長期做客鳳凰衛視“寰宇大戰略”節目,他對國際關係有深刻、透徹、獨到的觀察。
這本書結構清晰、邏輯明確、變量簡單、解釋有力,剖析了近些年中國核戰略發生的明顯變化,將理論與政策結合在一起。
作者首先描述了一系列國際關係事實,並且提出了疑惑與問題。從2012年開始,中國的核態勢突然發生變化,轉為強勢。僅僅在2012年,中國就進行了四次戰略導彈試驗。2013年中國又高調宣傳自己的戰略核潛艇的實力,當時中國的主流報紙在頭版頭條對此進行宣傳。同時,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不再提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有意為之),而這項原則之前中國已經堅持了數十年。當時很多外國分析人士,質疑中國是否已經修改了這項原則。事實上,從2012年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之后,中國就已經不斷發出戰略警告與威懾,這等於中國事實上已經默認修改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上述幾項事實,發生在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即2011年美國高調宣布“轉身亞洲”之后,以及2012年9月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前后。
理論框架
作者的理論框架並不復雜,就是waltz和walt的現實主義理論(防御性現實主義理論)。作者不僅論證上述事實的確存在,而且要對上述事實進行解釋。作者認為,中國核態勢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體系的壓力,即無政府狀態和安全困境。其中,體系的壓力有兩方面。一方面,美國的霸權地位和優勢正在逐漸衰落,美國要求日本承擔更多的地區安全責任,這推動了中國的核態勢的改變(包括核能力的改變與核原則的改變);另一方面,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威脅,中日之間頻臨戰爭邊緣,也推動了上述改變。體系壓力不僅可以解釋中國核態勢發生變化的原因,還可以預測未來的變化。
既有的理論,並沒有解釋中國核態勢發生的變化,作者要解釋的是這個“變化”本身。作者將waltz和walt兩個人的(防御性)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結合在了一起,共同解釋這個變化,二者都屬於防御性現實主義理論,都強調國家追求安全而非權力,都承認安全困境對國家行為的影響作用。二者結合起來,能夠最好地解釋中國核戰略發生的變化。
首先,在一個無政府體系中,中國追求的是維護自身安全,而核武器正是維護安全的重要工具。中國核能力、核原則發生的變化,就反映了中國要求制衡威脅的動機,同時也反映了安全困境對中國造成的壓力。中國不僅要制衡國際權力結構發生的變化(waltz理論),還要制衡威脅(walt理論)。由於美國的導彈防御體系,改變了世界大國的權力平衡,削弱了中國“最小核威懾戰略”的有效意義,同時引發了中國決策層的擔憂,因此中國修改了核政策,以進行應對,具體包括發展進攻性核武器、太空武器,以及自己的導彈防御體系。
此外,中國事實上修改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官方檔案中不再提及這一原則,目的是為了制衡威脅。由於美國霸權地位正在衰落,因此它要求日本在亞太地區分擔美國的防務,這導致中國的不安,中國認為自己的“戰略機遇期”正在接近結束。中國認為日本是一個“修正國”,篡改歷史、修改和平憲法、謀求軍國主義復辟,認為日本正在利用美國衰落的時機來重建其區域大國地位。中國將日本看作是最大威脅。由於日本與美國是盟國,中國擔心日本利用與美國的關係趁機有恃無恐、將戰爭升級。總之,國際體系的壓力,以及國家之間的不信任,使得中國不得不依賴於核武器,來防止衝突升級,因此中國已經多次對美、日發出核信號。
這本書的貢獻
首先,這本書以(防御性)結構現實主義作為分析框架,解釋中國近兩年核態勢發生的變化。這再次說明了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的強大生命力。這是國際關係中最基本的理論,但對國際事件有強大的解釋力。與既有的研究相比,作者用現實主義理論,能夠更準確地解釋中國核態勢發生進攻性變化的原因。
作者認為,國際結構對於國家行為的影響,依然是首位的。體系層次的因素,要比單元層次的因素(國內因素)有更強的解釋力。體系(結構)因素發生的變化,使得中國事實上放棄了“最小核威懾原則”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中國正在成為英國、法國那樣的中等核國家。原則不能等同於行為,而且原則事實上已經發生了變化。
其次,這本書是用國際關係理論來解釋中國核態勢的變化。既有的研究一般都是政策分析型的,而不是用理論來進行分析。這本書將理論與政策進行了結合,使用了嚴格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同時,作者也通過中國外交的事實,發展了國際關係理論。例如,之前,很多學者辯論,制衡權力(waltz)與制衡威脅(walt)哪一個能夠更好地解釋外交政策,但作者認為這個辯論意義不大。一個國家往往是同時制衡權力和威脅,因此waltz與walt本質上屬於同一個理論,可以結合起來。
再次,這本書更加透徹地洞悉了中國的核戰略,也糾正了與中國核戰略相關的既有研究。以前的多數研究(包括學術研究,以及美國政府發布的中國核政策報告)認為,中國的核態勢一直在維持現狀,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他們忽視了最近中國核政策中發生變化的事實。事實上,中國向日本發出了一系列信號,試驗核武器,阻止日本擴大衝突。並且事實上中國已經修改了“最小威懾戰略”,積極地擴大核武庫、強化核力量,發展新的陸基、海基戰略導彈,發展能夠攜帶多個核彈頭的導彈,強化第二次核打擊能力以及太空戰爭能力,建立自己的導彈防御體系。之前,中國核戰略是一維體系,而現在則是立體體系,包括進攻性戰略能力、太空戰爭能力以及導彈防御體系。
最後,作者提出了政策建議。作者認為,美國五角大樓2014年的報告誤讀了中國的核政策,美國人的看法是危險的。美國人沒有及時看清楚中國核態勢發生的轉變,無法及時接收中國發出的信號。這樣有可能會導致中國的威懾失靈,最終會加劇中美陷入衝突的風險。作者提醒美國決策者認真體會中國的核戰略,防止誤判。
本書結構
在第1章,作者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作者認為,既有的研究,沒有注意到中國核態勢近兩年發生的明顯變化。作者指出,既有的研究之所以存在這樣的缺陷,是因為很多學者是從單元層次因素來分析中國的核態勢,而非從體系層次。單元層次包括戰略理念、戰略文化、技術限制、官僚組織結構。由於這些因素事實上都是“常數”而非“變量”,因此它們無法解釋中國外交政策發生的變化。同時,第1章,作者也對相關的國際關係理論進行了回顧。第2章,作者分析了中國核政策的歷史以及中國的核原則。第3、4章作者分析了國際權力結構對中國核態勢、政策的影響,第5章分析了威脅對中國核政策的影響。第6章作者給出了政策建議。(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關前沿通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