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民幣匯率貶值4.46% 匯改步伐加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31 20:51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2015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創四年半來新低。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人民幣即期匯率累計下跌4.46%,中間價累計下跌5.77%。這也是人民幣中間價和即期匯率連續第二年雙雙出現年度貶值。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31日收盤報6.4936,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4902下跌34個基點,盤中波動區間為6.4897-6.4943,成交額144.7億美元。至此,12月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下跌1.47%。
2015年,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最高報6.1881(2015年4月3日),最低報6.4943(2015年12月31日)。按照收盤價格計算,全年累計下跌2896個基點,貶值幅度達4.46%,繼2014年貶值2.42%后連續第二年出現年度貶值。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預期在2015年始終存在。年初伊始,人民幣兌美元即連續下跌兩個月,其中2月連續逼近“跌停”,隨后幾個月均圍繞6.20附近保持震盪盤整。
直到“811匯改”,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當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跌1.8%,此后三個交易日累計貶值4.45%。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也隨之下跌,累計貶值2.61%。
在連續兩個月小幅反彈后,人民幣貶值預期再度轉強。在11月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之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態勢加劇。11月和12月的跌幅分別達1.26%和1.47%。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12月31日報6.4936,較前一交易日下跌個41基點,創2011年5月25日以來的逾四年半最低水平。2015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3746個基點,貶值幅度達5.77%,是繼2014年貶值0.36%后連續第二年出現年度貶值。
在“811匯改”之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而自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完善以來,中間價高於即期匯率的900多個基點的價差基本消失。“811匯改”后,人民幣中間價與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的價差基本保持在50個基點以內。
在外匯市場交易員看來,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沒有跌破6.50堪稱“完美”。而2015年屢次出現過山車行情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匯率則更為精彩。臨近年末,CNH市場連續出現大逆轉行情,空頭屢次被打爆。12月31日從北京時間8:50左右CNH開始一輪急跌,短短45分鐘內跌幅超過140個基點,隨后進一步擴大跌幅,跌破6.59關口。而在北京時間15:53,CNH短線快速拉漲200個基點,重現30日的大逆轉走勢。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率價差暫時維持在 800個基點左右。
目前,人民幣貶值預期仍然強烈。年末客盤購匯需求旺盛,而部分機構因年終盤點導致交易量萎縮。對於2016年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市場分析並不樂觀。特別是外資金融機構的報告都預計人民幣匯率還有3%-5%的貶值空間。而短期匯率走勢並不明朗,漸進式貶值預測占據主流。
當日,因業務系統升級以及年終決算需要,部分銀行電子渠道個人結售匯業務暫停一天;截止目前,建行和中國銀行公告暫停一天。但各家銀行的營業網點渠道個人結售匯業務均未受影響。
全球匯市方面,主要金融市場相繼進入元旦假期而休市,市場成交清淡。
匯改十年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速
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已經整整走過十個年頭。
2015年注定是人民幣國際化不平凡的一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新年致辭中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全面收官之年,也是金融改革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
這一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外匯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引入合格境外主體,延長交易時間。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中國貨幣網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CFETS貨幣籃子,具體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的各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樣本貨幣權重采用考慮轉口貿易因素的貿易權重法計算而得。
自2016年1月4日起,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將延長至北京時間23:30,以16:30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詢價成交價作為當日收盤價。同時進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體,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全部掛牌的交易品種。
2015年11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匈牙利國家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信托基金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已經作為首批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
從現在起至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相信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加快外匯市場發展,豐富外匯產品。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 濟金融形勢,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仍是未來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和重點。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