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3大亮點喜憂參半 投資理財下一波如何應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季度全國經濟數據終於盡數出爐,其結果和理財師分析得較為一致,就增速而言,中西部省份發展速度依然領先,而傳統的經濟大省,比如廣州、浙江等增速大為放緩,不過就業數據、收入情況依然表現良好,而房地產市場的下滑現象依然較為明顯,成為拖累經濟指數的重大因素。理財師認為,這是一份情理之中的經濟數據:
一、中西部和沿海地區的差距正在引導下縮小
以最典型的重慶為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排在首位的重慶,一季度的生產總值為10.7%,領先全國3.7個百分點,而其中貢獻最大的要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比全國高出4.4個百分點,汽車和電子作為兩大支柱,前者同比增漲21.1%,后者也是增幅明顯;除了重慶,長江中下游幾個省份增速也居前。沿海地區幾個發達省份的增速都不高,大多都在6%左右,不過由於此前增漲過快,在增漲放緩的情況下依然還是有不少增量。
二、新興經濟體在沿海城市成為拉動gdp的主要動力
據上海統計局發布的訊息,金融業已成為拉動gdp的主要動力,一季度上海金融業增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8.7%,這與新型經濟體的興起不無關係,也與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有著很大的關係。隨著金融業很多層面上的“解禁”,p2p、優質債權、互聯網金融產品等都得到了正式的認可,並被鼓勵發展。一方面第三方理財平臺隨著金融市場化的推進會在整個經濟體系里扮演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金融大環境的變化使得整個創新金融體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樓市的負面影響恐怕還會持續
盡管有了“降低首付”等多重看似拯救房市的政策,但是最近推高的只是房地產的咨詢客戶量,據說一個銷售經理一天可以接待9—10位看房者,但是成交量卻幾乎沒有上升,比如海南等高度依賴房產銷售的省份,房地產銷售量平均下降幅度超過20%,某些省份的待售房面積增幅卻超過了40%。由此引起的基礎建設板塊的下行也是不容小覷。有人說更加猛烈的救市政策還會出臺,但是房市萎靡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兩個:一、真的沒有那么多所謂“剛需者”想要買房,二、房價不降,首付就算是零有的人也買不起。
那么投資者之后要如何準備作“下一波”打算呢?
首先,一帶一路、互聯網+、自貿區建設都會是將來重點建設方向,相關企業的融資項目由於有了政策的扶持也會有不俗的表現,那些傳統的鋼鐵、煤炭、酒類,就可以暫時先放放;
其次,一定要做好保本工作,設定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任何一個時代的理財必須做的事,但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種也可以適當地保有一些流動性,長短配是非常好的搭配方式既能得到超額收益,又保留一定流動效能夠應對市場的變化,方便“加倉”。
再者,近期政府的動態大方向不變,但是微調會比較多,可以多加留意。方法也很簡單,每天看新聞就行,不光只是看新聞聯播,10點檔的財經類節目、焦點訪談都要看。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和訊理財官方微信“和訊理財”(微信號hexun_money)推薦低風險、無風險的理財產品,介紹理財投資技巧,爆料理財產品問題,關注理財領域變化,預警理財潛在風險,點評理財案例分析。為中產階級財富增值服務。
和訊理財官方微信“和訊理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