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安邦智庫:中國應反擊美國在市場經濟地位上的阻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31 09:30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披露,美國官員近日再次警告歐盟不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稱這可能使得中國企業繼續在美歐市場傾銷廉價商品。該報導如果屬實,將再一次明白無誤地證明,美國仍在試圖利用經濟貿易和地緣政治等手段來限制中國。

所謂“市場經濟地位”是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重要概念。反傾銷案發起國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市場經濟”國家,那么在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就必須根據該產品在生產國的實際成本和價格來計算其正常價格;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即替代國)的成本數據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並進而確定傾銷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國的原始數據。20世紀90年代,歐盟對中國的彩電反傾銷,就是將新加坡作為替代國來計算我國彩電的生產成本。當時,新加坡勞動力成本高出中國20多倍,中國的產品自然被計算成傾銷。


中國在2001年簽署的入世協議,其中包括《反傾銷案件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允許其他國家在15年內把中國作為一個非市場經濟來對待。這被普遍解釋為中國在2016年12月后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歐盟與世貿組織將在明年底前,決定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歐盟內部圍繞這一問題一直存在嚴重分歧。隨著日期臨近,這種分歧愈加表面化。

目前,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政府,以及很多歐洲工會和傳統產業(包括鋼鐵、陶瓷和紡織品)都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認為那樣將使歐洲企業將失去保護,並主張中國出口商應首先證明它們沒有受益於政府補貼和貨幣政策。他們還認為,此前中國爭議性拯救股市的計劃、不及市場預期的國企改革藍圖以及人民幣意外大幅貶值,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中國政府的公信力,令西方難以宣布中國目前是市場經濟。但與此同時,荷蘭、比利時和英國則傾向於支援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部分歐盟法律人士也認為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不明智的。在這場辯論中,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的立場至關重要。有分析認為,德國不大可能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內部的分歧與當下歐洲經濟不景氣以及歐洲鋼鐵行業處於敏感時刻有很大關係。一些失業情況嚴重的行業,動不動就把責任歸咎到廉價的中國商品。今年9月份歐洲商業團體發布的一份報告聲稱,市場經濟地位將導致中國出口飆升,歐盟生產品的損失會使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1到2個百分點,進而損失170-350萬個就業崗位。有意思的是,歐洲正在爭取中國對它的基礎設施進行大筆投資。實際上,在歐洲經濟界人士看來,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首先就是政治問題,而不在於是否會導致中國傾銷商品。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今年曾表示,歐盟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首先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商界做好主要的98%,剩下的這1%至2%留給政治家去解決。歐美法律界人士也指出,嚴格來說,市場經濟地位與其說是法律問題,不如說是歐美等進口國的政策問題。

客觀地說,中國入世以來是一直致力於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取得了不少進步,參與全球化也比過去更加深入。目前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已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要知道,俄羅斯入世比中國晚,市場化程度比中國低,但早在2002年就獲得了美國給予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難道中國還不如俄羅斯?很明顯,在規則上,“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被美歐國家當作了制衡中國的“經濟武器”。此次美國警告歐洲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再次顯示了它的意圖。另外,美國大選臨近,無疑也增加了美國民主黨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施加壓力的動機。有分析認為,奧巴馬政府正在倡導不作為的政策,迫使中國在世貿組織發起挑戰,從而使北京方面承擔舉證責任,證明中國已滿足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所有標準。

安邦咨詢(anbound)研究團隊認為,中國對於美國明顯的歧視做法應加以反擊,從幾個方面何應對美國的壓制。首先,在歐洲經濟當前處境艱難的情況下,加大與歐洲的投資和經貿合作力度,通過現實的經濟影響力與金融影響力,推動歐盟松動相關限制。可考慮在與歐美都尚未達成自貿協定的情況下,在開放國內市場方面適度向歐洲傾斜,分化歐美。其次,應該加大國內的市場化改革。市場化改革不是改給外國人看的,而是出於中國自身的實際需要。此輪經濟下行給中國帶來困境,市場化不足是一大原因。推動國企改革,進一步打破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對社會資本放開限制,應該得到切實推進。第三,就是要加大對外投資和經貿合作,加快雙邊和多邊自貿協定的談判進程,通過另起爐灶、另建圈子、另建規則的方式,減輕美國構建的經濟圈子的影響力。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對外投資的增多、金融資源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增強,單靠美國去構建圍堵式的朋友圈來限制中國,難度越來越大。第四,中國要圍繞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中,向美國政府和企業界施加壓力,爭取其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做出讓步,間接緩解歐盟承認的壓力。

美國在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上向歐盟施加壓力,顯示了美國在經貿政策上對中國的明顯歧視。對此,中國應通過多方面努力來加以反擊,繼續加強對歐盟的“攻勢”,爭取歐盟的承認;與此同時,加大國內市場化改革的力度,真正向市場經濟國家邁進。必須承認,市場化改革是中國當前發展的自身需要。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