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學講堂》2016年1月預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28 17:58
首都科學講堂第421期
主題:《進化基因組學 – 一門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學科》
內容簡介:本講座將從3個方面展開。首先,從達爾文起,探討一下什麼是進化。其次,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進化生物學能夠解決許多前人很難深入探究的科學問題。最后,基於以上兩點來思考一下進化生物學對社會及公生活的影響。總之,通過這個講座,希望能讓大家對進化生物學這一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學科有一個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
時間:1月3日 10:00—12:00(周日)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郭亞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基因組是如何變化的,及其規律和機制。
首都科學講堂第422期
主題:《藥,你吃得對嗎?--如何合理用藥》
內容簡介:如今家家都會備個小藥箱,碰到尋常小病、慢性病,往往自己掂量就把藥吃了。然而,你真的會吃藥嗎?
中國是不合理用藥導致藥害事件的重災區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不合理用藥造成約40萬人非正常死亡,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4倍。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嚴重的細菌耐藥問題,一些過去已經基本得以控制的疾病如結核等由於細菌耐藥又再次死灰復燃,給廣大人民群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失,甚至出現了難以治療的“超級細菌”。因此,加強合理用藥的管理和宣傳已經是一個刻不容緩的重大社會問題。
時間:1月10日 10:00—12:00(周日)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吳松,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藥物所新藥開發研究室主任,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藥審評專家、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首都科學講堂第423期
主題:《文化與現代化》
內容簡介:中西方現代化差距的根源在文化 16~17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先后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出現了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的新局面。西方發達國家近三四百年來發展迅速的內在動力是科技革命、業革命和社會革命三者的良性互動。
中國現代化要以現代文化為基礎。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文化、200多年的西方文化和上百年的革命文化同時存在。它們的價值觀不盡相同,既會衝撞糾結,又能互補融合。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這種現象。本期秦伯益院士將探索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道路,解讀文化與現代化的對撞。
時間:1月17日 10:00—12:00(周日)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少將、研究員、博導。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二項、國家發明二等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一項,二等二項。曾獲總后勤部科學技術“一代名師”稱號。
首都科學講堂第424期
主題:《現代人類起源與遷徙》
內容簡介:人現代人類遷徙:是從東非到中華台,還是從中華台到東非?
近年來,現代人非洲起源几乎是成了全球共識,只有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史學家以“多地區起源”相抗爭,但其聲勢也起來越微弱了。問題在於:現代人是起源於東非,還是起源於中華台?現代人的遷徙路線是從東非到中華台,還是從中華台到東非?我們的祖先是沿怎樣的路線,從非洲遷徙到東亞的?
本期馬潤林研究員以發現的人類分子遺傳的證據,為大家解析東亞人群(中華民族)的起源,以及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從哲學的角度介紹生命起源,並啟示大家任何真理都有其空間或時間局限性,最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時間:1月24日 10:00—12:00(周日)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馬潤林,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創新研究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
首都科學講堂第425期
主題:《科學的正面與負面》
內容簡介: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然而,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本身無所謂好與壞,本期講座主要討論科學技術發展的負面影響以及所要解決的措施。
目前人類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克隆人”會不會成為一支可怕的異己力量?基因工程會不會對人類帶來危險? 遺傳重組的生物物種會不會引起生物公害、破壞生態平衡?本期鄒紀平為大家解讀科學的正面與負面。
時間:1月31日 10:00—12:00(周日)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鄒紀平,中科院研究員。撰有百余篇醫學論文。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以單細胞規律看生命世界的生命學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