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率交易的基本原理
鉅亨網新聞中心
當我們進行期權交易談波動率的時候,有兩類波動率很重要:一是歷史波動率,它是通過使用一個計算標準差的公式對標的工具在過去價格變化快慢的衡量;二是隱含波動率,只與期權有關,它是期權市場對標的物在期權生存期內即將出現的統計波動率的預測。計算和比較這兩種波動率,可以在預測標的工具即將出現的波動率方面立刻對交易者有所幫助,這在決定目前的期權價格方面至關重要。
計算隱含波動率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布萊克-斯科爾斯的期權定價模型,因為在任何時間點上,交易者都可以確切的知道影響期權價格的標的股票價格、期權執行價格、利率、到期期限、期權交易價格、股息,這樣唯一剩下的未知的就是波動率,即隱含波動率(簡單的可以說,是由期權價格計算出的波動率)。所以說隱含波動率是期權交易中的一個重要的“修正值”(fudge factor),如果隱含波動率過高,那么期權的定價就過高;如果隱含波動率過低,期權就會便宜,甚至過低。正式因為這樣,我們對標的證券的市場運動方向持有看法而進行期權交易的時候,會經常聽到有人用“波動率交易”來稱呼“期權交易”。另一種計算隱含波動率的方法是廣義回歸條件異方差(gacrch),該方法被認為是預測波動率最先進的技術,在預測短期波動率優勢較為明顯,但在長期波動率的預測上並不是很有用,而長期波動率的預測正式波動率頭寸交易者所感興趣的,所以該方法在股票期權波動率交易中並不是廣泛使用,相反,更受貨幣期權交易的經紀商歡迎。
波動率將所有期權規則聯系在了一起,在期權交易中,交易者直接轉向波動率交易,但這並不能說波動率交易消除了所有的市場風險,只能說預測波動率比預測價格方便要容易得多。這是因為幾乎所有股票、指數或期貨合約的隱含波動率圖形都有相似的模式:一個交易范圍。正是由於有這樣的“正常”交易模式,許多投資者變得熱衷於對波動率進行預測。對於隱含波動率的這個“正常”交易范圍,了解其絕對值的范圍幅度時候,也可以引進其相對數的范圍,即引用百分比級別。如果絕對數的范圍幅度很寬,那么,一個極度低(高)的百分比級別確實代表了一手便宜(昂貴)的期權;如果這個范圍比較窄,那么這個極度的百分比級別就不再那么有吸引力。此外,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條件下,距離到期日時間較長的期權隱含波動率的范圍沒有距離到期日時間較短的期權隱含波動率的絕對數范圍大。實際交易中,如果交易者長期持有期權,隨著期權到底日的臨近,波動率范圍會擴展開,隱含波動率可能會實質性下降從而導致虧損;如果長期期權波動范圍非常小,即使期權最初相當便宜,隱含波動率的迅速增長也不可能轉化為像在短期期權中可以看到的價格收益。從波動來交易的角度來說,要找到長期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的極高或極低值並不容易。所以,懂得過去隱含波動率范圍的重要性,並且意識到隱含波動率的范圍會隨著時間的縮短而擴展,這對所有在交易決定中使用隱含波動率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當然不排除隱含波動率會突破這個“正常”的交易范圍,比如,企業的收購、兼並,或者股票的價值稀釋等。如果有人提前得知內幕訊息,就會積極的、想法設法的買進相關期權,期權的價格會上漲,隱含波動率也會增加,甚至突破這個“正常”的交易范圍,走向極端。所以,如果期權交易量急劇增加,同時隱含波動率突然上漲的時候,期權的賣方應該把這兩件事情看做是警告的信號(是否是內幕訊息導致兩者的大幅增加);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通過統計分析計算出這些期權是昂貴的,波動率交易者還是應該持懷疑態度去思考是否適合建立頭寸。在實際交易中,即使是當期權交易量激增和隱含波動率突然上升兩者只出現其一,波動率賣方也應該謹慎行事。
雖然交易者可以準確的計算出隱含波動率,但並不意味著計算出的隱含波動率是對將要出現的實際波動率的優秀評估。由於隱含波動率是對未來的評估,它是以交易者的推測為基礎,因而有可能是錯誤的;但也不能武斷地說隱含波動率是實際波動率的糟糕指標。期權交易中,波動率仍然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期權交易者和做市場給期權定價時而對波動率預測的時候,會傾向於做出“中庸”的預測,因為極端的預測有更大的可能會是錯誤的;雖然后來事實證明這個“錯的”還是錯的。波動率交易者的主要目標不是關注標的股票的前景,而是尋找隱含波動率可能出錯的情況,或者發現隱含波動率是超值(overvalue)還是虧值(undervalue),從而建立一個有利可贏的頭寸。從另一角度看,波動率交易也是一種投資的反向理論。換句話說是,當所有其他的人認為標的股票不會有波動性時,波動率交易者就買進波動率;當大家都賣出期權的時候,很少或者沒有買家的時候,就買進期權。
隱含波動率對期權價格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期權套利和比較復雜的頭寸中,如垂直套利、跨式及寬跨式套利、比例套利等。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者對於隱含波動率的變化怎樣影響到其頭寸,應當有一種直覺的“畫面”,這是期權交易者必須掌握的技能。此外,如果想要穩妥的使用一個波動率交易規則,交易者必須使用適合自己的交易哲學,哪怕這個適合你交易哲學的規則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中性的規則,也是值得繼續使用的;使用一個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規則只會分散你的精力、導致虧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