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宅創業:內向者的時代來了!不必依附公司,宅在家也有出頭天!

時報出版 2021-12-07 16:12

宅創業:內向者的時代來了!不必依附公司,宅在家也有出頭天!
もう内向型は組織で働かなくてもいい 「考えすぎるあなた」を直さず活かす5ステップ

作者:井上ゆかり(YUKARI INOUE)
出版日期:2021/12/07

前言

「我與上司及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不順利。」
 
「我不擅長跟人閒聊還有開會。」
 
「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花時間,跟不上別人的進度。」
 
「別人講電話和交談的聲音容易讓我分心,沒辦法專注在工作上。」
 
你目前是不是有這些煩惱呢?
 
總是往壞的一面想,結果太小心翼翼。
 
覺得自己反應太慢,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毛病……。
 
也許有人因此惶惶不安,忍不住上網查資料。
 
不過,這些並不是什麼嚴重的毛病,你或許只是一個內向人。就像我一樣。
 
大家好,我是內向人諮詢師井上ゆかり(yu-ka-ri)。
 
我以前也因為自己是一個內向人而煩惱不已。一開始列出的幾項,就是我曾有過的煩惱。
 
如今我的座右銘是「活用內向人特質,不需刻意改變」,專為不希望自己依附公司組織而工作的內向人提供諮詢及商務顧問服務。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個人諮詢及社群網路上的諮商實績已達到一年三百件以上。於此同時,我也主持內向人社群,與參加者一起思考生涯規劃及優勢,彼此分享適用於工作的資訊。而我用來發表相關資訊的 Instagram,追蹤者人數也一舉超越一萬三千人(截至二〇二〇年三月)。
 
我曾在公司上班,如今已是辭職自立門戶的第五年。我和同屬內向人的丈夫,同心協力經營公司。我倆除了經營網路商店以外,我還擔任內向人諮詢師,我丈夫則是從事影片剪輯方面的工作。我們也一圓夢想,離開生長的東京,移居生活步調閒適的福岡,從此擺脫擠電車的通勤地獄。平時除了自行安排時間與想見的人溝通交流之外,基本上都在家裡獨自工作。
 
如今可以由衷地說:「幸好當初有離開公司。」
 
我大學畢業後便成了社會新鮮人,期間因為適應障礙症而停職又兩度換工作,從此決定「不在公司組織裡工作」。
 
我在二十八歲時,開始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在公司組織工作。從那時候起,我不時想像自己三十歲的模樣。對女性來說,三十歲也可說是人生的轉捩點。身邊有愈來愈多人面臨結婚、生產、換工作等轉機,我也在三十歲時開始省思自己。
 
當時的我,克服了適應障礙症,在金融相關的公司裡從事業務工作。三年過後,不僅工作上逐漸得心應手,我也過了兩年婚姻生活。照一般說法,這段時期可說是「事業與私生活同樣順遂,日子過得平淡安穩」。

然而,實際的我——待在電話鈴聲此起彼落的環境裡,除了忙著文書工作,還得支援業務同仁——每當有人來找我說話或因為接聽電話而打斷工作,都會影響我的注意力,讓我感到莫大壓力。那時候便心想,「如果能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工作就好了」。
 
至於我的人際關係,值得慶幸的是大致上還不錯,身邊有我尊敬的前輩,也有處得來的同事。可是,當前輩與同事之間若是出現糾紛,置身如此人際關係裡的我,便常常因為顧及雙方的心情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我很不想要惹人厭,自認為性格上有八面玲瓏的一面,對於別人拜託的工作來者不拒。除此之外,我也覺得「自己做比較快」,所以不擅長把工作委託別人或者下指令。
 
有些情況在別人眼裡根本不當一回事,我卻瞎操心,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來。
 
對於未來已有明確的職涯規劃也就罷了,但是我當時的工作不僅升遷無望,薪水也沒有調漲的空間。
 
「將來要是有了孩子,休了產假和育嬰假後,我要繼續頂著壓力回公司復職嗎……。」
 
「繼續做現在這份工作的話,我會變得怎樣呢……?」
 
這樣的念頭,愈想愈感到茫然不安與焦躁。
 
雖說想東想西只是徒增煩惱,對於未來無濟於事。但是想到我沒有其他想做的事,又覺得重新適應新職場很累人,就沒有動力換工作了。
 
當年的我,一心只想著「找點別的事情抒解壓力」,完全沒考慮「不在公司組織工作」的選項。
 
我曾上網搜尋「粉領族 興趣(OL 趣味)」,因此想要去烹飪教室學烹飪;也想著「將來或許用得到」,而去上理財規劃顧問的課程。以合格為目標的學習過程確實有趣,但是考試結束後,一切又回到原點。我就這樣過了半年,對於未來的茫然不安依然存在。
 
按時下班後,因為還很空閒,我不是跟公司的前輩去酒聚,就是窩在家裡看電視。丈夫看了我這個樣子,建議我:
 
「你要不要試著做副業啊?」
 
我丈夫是一名上班族,從以前就很希望自立門戶,因此嘗試了各式各樣自認為可行的副業。在這些副業中,他覺得「這個應該適合你的個性」,於是推薦我嘗試在網路販售國外進口的服飾。
 
因為我完全沒做過副業,也沒有相關知識,不禁懷疑記性差又愛瞎操心的我到底能不能辦得到。不過,轉念又想:「既然有信得過的家人支持我,做不成也沒關係,反正先試試看吧。」於是下定決心試試看。

我至今依然感謝丈夫的建議。剛開始雖然什麼都不懂,遭遇的挫折也多不勝數。
 
儘管如此,有機會嘗試與正職截然不同的工作體驗,對我來說既新奇又刺激。不僅如此,能夠待在沒有任何人打擾的舒適自家裡,一個人對著電腦工作,感覺真的很愜意。
 
與顧客及供應商的溝通交流,只需透過電子郵件。我始終認為自己「不擅長電話應對,但是工作上不得不接聽電話」,因此,世上竟然有「不必與人交談的工作」,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我以前認為在公司組織裡工作是理所當然,從未想過其他選擇。但自從我因為丈夫的一句話嘗試副業,於是有了新的想法:「除了公司組織以外,應該還有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吧?」
 
當我透過副業慢慢賺取一點收入,確實切身感受到除了領取公司匯入的薪水以外,仍有其他辦法增加收入。
 
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想太多的個性會很吃虧」,但仔細想想,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展現成果,也讓我慢慢往好的一面想:「想太多也不是壞事。」
 
我也產生了「想了解更多」的欲望,為了徹底學好網路行銷的相關知識,我也參加了商務研習課程。我在那裡常有機會聽人分享經由副業轉為自由工作者的體驗談,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視野逐漸寬廣。
 
再也沒有紛擾的人際關係,能待在得以集中心神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步調投入工作。
 
不知不覺間,「不在公司組織裡工作」,成了我夢想中的工作模式。
 
「如果副業賺取的收入與正職薪水一樣,我就辭職離開公司。」
 
我也定下了具體的目標。處理好身為粉領族的工作、副業、家事之餘,我也貪婪地學習網路行銷,實踐學習來的知識,從事副業五個月後,我終於達到「收入超過正職」的目標!就在二〇一五年夏天,我辭職離開了公司。
 
我丈夫後來也離開了服務的公司。二〇一六年二月,我們兩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丈夫選擇「不在公司組織裡工作」有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他剛畢業就進公司打拚,身體因繁重工作而不堪負荷,頓時感到危機,認為「依附公司組織會很慘」。另一個原因是他後來跳槽的職場環境要求積極拓展人際關係。

如我一開始所提到的,丈夫與我都是內向人。處在鼓勵公司同仁打成一片、經常包下俱樂部或店家舉辦公司內部活動的職場環境,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
 
因此,如今遠離公司組織的生活模式,非常適合我們兩個志同道合的內向人。
 
不少公司都想招攬高效率、外向活潑又有表現欲的外向型人才,想必有許多在公司組織裡工作的內向人因此感到痛苦吧。
 
儘管如此,也不需要勉強自己,硬著頭皮學習「活潑一點」。我反倒覺得,這時候應該做的是思考如何盡全力實現「將內向人特質轉為優勢的工作模式」。
 
本書的主題是「內向人不在公司組織裡工作的工作模式」,我想藉此與讀者一起探討活出內向人本色的工作模式。
 
第 1 章談的是內向人的特質。
 
第 2 章探討內向人難以在公司組織裡工作的原因。
 
第 3 章是以上述原因為出發點,探討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職涯規劃。
 
第 4 章是探討內向人的優勢,思考活用內向人特質的工作模式。
 
第 5 章是與讀者分享實現「不在公司組織裡工作的工作模式」的五大必要步驟。
 
第 6 章是與讀者分享秘訣,如何活用內向人優勢及自我本色創造「獨特服務與商品」,以及奠立堅實的商務基礎。
 
最後第 7 章,則是為踏出「第一步」的人們加油打氣。並為各位介紹內向人面對常見煩惱的應對方式,判能藉此讓各位有信心逐步向前。
 
本書還為讀者規劃了「事前準備」的重點單元。請結合各項提問與課題,往前步入下一階段。可將答案直接寫在本書上,或是抄寫在喜歡的筆記本上。本書是為了讓讀者自我省思,充分釐清自身的需求後再來尋找理想的工作模式,請務必花時間循序漸進。
 
本書若能成為讀者實現理想工作模式的契機,將是我的莫大榮幸。
 
來源:時報出版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