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P2P 就這么賺錢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風起了,誰都不想讓手里的“豬”被刮走。在牛市行情下,金融機構創新產品雖應接不暇,但卻不敢越雷池半步。相反沒有任何金融牌照的P2P行業卻在資本市場“玩”的風生水起。

點融網共同創始人、聯合首席執行官郭宇航向本刊表示,本就是舶來品的P2P 商業模式到中國后被嫁接成“是馬非馬”的奇葩模樣。更不乏指鹿為馬,將各類資產放在網上募資從而創設出:P2B、P2C、P2F、P2G……恨不得將26 個字母用遍。


而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向媒體公開表示,互聯網金融與P2P網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互聯網金融業態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眾籌、融資,以及現在的銀行、保險、證券、資產公司等借助網絡平臺銷售的產品。P2P 網絡借貸是互聯網金融的業態之一,由於它沒有正式申請和取得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執照,因此不算做銀行或信用社,它屬於民間金融。

那么問題來了,P2P 究竟靠什么賺錢?

四合一的全壘打

在過去的2014 年中,根據已有數據統計,全國發生倒閉、跑路的P2P 平臺共有261 家,涉及金額約60 億元。一提到P2P 似乎就跟跑路掛鉤。

其實,P2P 起源於2005 年,英國一家叫ZOPA 的網站10 年間一直堅持個人微額信用借貸,目前ZOPA 的估值是英國P2P 行業最高。中國目前的P2P 機構大多參照歐美P2P 公司,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稱謂叫做“另類金融”或“市場借貸”,其存在是對傳統金融行業的一種補充。2014 年12 月12 日首個成功登陸紐交所的P2P 平臺LendingClub IPO 價格為15 美元,上市首日漲幅高達56.2%,當日市值達到85 億美元, 一周后股價破百億美元。

事實上,發生跑路事件的P2P 機構直接把歐美機構的模式強拉硬套,這種模式就是無擔保線上交易, P2P網貸平臺充當“中介”角色,且不會承諾出資人的本金,但由於我國信用體系還未健全,這種模式無疑放大了借貸雙方的風險。

郭宇航向本刊坦言,很多從一開始就打算“跑路”的P2P機構,最擅長做的就是先建立一個網站,然后掛幾個假標,再投放一些廣告,做完一票就跑。就像滿街的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面,食材、伙計、老板都不是原產地,吃了拉肚子沒有人會去怪沙縣和蘭州人民。

其次有擔保線上交易模式:這類模式是更適合我國國情的一種模式。通常網貸平臺不只是扮演“中介”角色,更多的是通過與擔保機構合作,對線上融資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批,並由擔保機構承保,眾多平臺上的個人投資者共同申購同一項目,最終將融資人的融資需求與投資人的理財需求進行有效的對接;再次是線下交易模式:即網絡平臺只起到傳播訊息的渠道,有意愿交易的雙方需當面洽談,類似於民間借貸方式,要求借款人抵押,對出資人提供擔保;最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即設定一個額度參數,交易額在參數以下的完全實行線上模式,超過參數界定范圍則可選擇實行線下交易模式,注重實地考察並要求實物抵押。

總要賺錢吧

無論是何種模式呈現給投資者,P2P 在外人眼里始終是一個“中介”角色,高成本的運作,不少人對其盈利模式表示懷疑。

小牛在線首席戰略官張杰就表示,P2P 最大的盈利來源就是服務費。對此,北京一家大型P2P 機構副總向本刊表示,所謂“P2P 的項目”,在業內統稱為“債權”,這個債權包括個人(信用)借款,企業(信用、抵押)貸款,消費金融……債權來源可

以通過線下銷售(參照銀行放貸部門的職能),也可以通過線上方式由資金需求方發布(平臺有審核義務)。各家機構對於“項目”的收費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就是一個中介費,還有就是借款人的利息成為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該副總表示,一般借款人都會認為向P2P借款只需要支付利息,但實際上借款人所要承擔的成本通常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要支付給出借人的利息,另一部分是支付給P2P 平臺的服務費,這也就是為什么借款利息高於銀行貸款,而低於高利貸。該副總坦言,這就是為什么P2P 平臺可以用足夠高的比例支付給出借人很高的收益(借款利息)。

郭宇航表示,純粹的P2P 一般不賺利差,只是向借貸雙方收取服務費。項目來源是線上線下相結合,同時也與知名的小貸公司、擔保公司、保理公司等合作。

也需回歸本源

也許是P2P 的蛋糕過於吸引,券商、基金、信托公司等機構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他們對P2P 趨之若鶩,其迫切程度完全可以用“有機會就要上,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來形容。

去年下半年,信托公司與P2P 平臺聯手,推出了相關產品。比如信托產品拆分銷售,一些P2P 平臺集合客戶資金去購買信托產品,從而把起點為100 萬元的信托產品,降到1 萬元。還有一些平臺做信托受益權的拆分和轉讓,增加信托的流動性。信托和P2P 聯姻,無疑能借助對方的資源擴大自身的資金來源和投資標的范圍,但這種“打擦邊球”的做法,卻可能給行業帶來巨大風險。

棕櫚樹CEO 洪自華指出,市場上沒有信托受益權登記機構,所轉讓的受益權是真是假難以確認,只能完全依賴信托公司和P2P 平臺的公信力,風險不言自明。

此外,一些P2P 平臺與信托合作的過程中,已經到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地步。以中航信托與宜信合作的天宜系列產品為例,該產品設計的優先、劣后比例為10:1,這意味著,宜信作為P2P 平臺使用了10 倍的杠桿,遠高銀行等金融機構,蘊藏著巨大的信用風險。據了解,一般小額信貸類的信托產品通常設計為4:1。

在各路機構的推波助瀾下,P2P 平臺不斷嘗試新的“花式”玩法,這並未獲得一些業內人士的認同。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一夫曾公開表示過,P2P 行業目前不太適合做除個人信貸以外的東西。

P2P 是Peer to Peer 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P2P 網絡借款,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目前國內的P2P的借款人主要是個人及中小微企業。

近年,隨著P2P 行業縱深發展,個人及中小微企業信貸容量被不斷深挖,市場上個人信貸已出現了細分。譬如, 按照借款的人群分類,有針對學生的信用貸款、針對上班族的信用貸款、針對公職人員的信用貸款、針對網店商戶( 個人賣家) 的貸款;而按照借款的目的,又可分為個人消費類貸款、個人首付房貸款、生產經營類貸款。

個人信貸符合P2P“小額分散”的原則,更有利於平臺控制風險。比如人人貸,行業普遍猜測,雖然該平臺壞賬相對高,但由於其收費亦相應較高,且只做個人信貸,有效分散風險,因此收入能有效覆蓋壞賬。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