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牛不停蹄 保持積極
鉅亨網新聞中心
①政策面向好提振市場情緒,賺錢效應又吸引資金入市,形成正向循環,牛不停蹄。②增量資金入市趨勢14年7月來從未變,當前是第二次加速,從超級大戶向中戶蔓延。③牛市中價值股和成長股輪漲,當前均衡,前者如金融、后者如大環保(新能源汽車+環保),風格上重視低價股,主題看好大上海。
牛不停蹄
上周各類指數均再創新高,我們一直強調,本輪牛市是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行情,大類資產設定轉向股市是個中期維度,目前仍在演繹中。政策面向好提振市場情緒,賺錢效應本身又吸引資金入市,形成正向循環,“牛”不停蹄。
1、方向:資產設定轉向股市進行時
地產新政是穩中求進基調的延續,強化資金入市邏輯。3月30日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是14年以來偏松地產政策的延續,在落實14年7月29日的政策定調。14年6月《撥云見日》、7月《增量規則》后我們一直強調市場生態已經變化,從存量博弈演變為增量入市,除了年初開始的資金利率不斷下行外,風險偏好和盈利預期兩個變量那時也開始變化,7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是標志性轉折點。此次會議上周永康被立案審查、四中全會主題確定標志著國家治理完善、改革加速,風險偏好提升。且會議為宏觀政策定調,即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式是穩中求進,而非先破后立,改善盈利預期。此后央行的降準降息、財政部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地產政策放松都在貫徹落實這一個大方針。此次地產政策放松並非09年式的強刺激,而是進一步排除經濟硬著陸風險,為改革、轉型再添防護欄,對股市而言是提高風險偏好和改善未來盈利的預期。
資金入市趨勢不變,且不斷蔓延。在人口結構變化的背景下,地產需求不同以往,房地產的實物投資收益率不可能重現2000年之后盛況,利率繼續下行、改革不斷推進、轉型穩中求進,大類資產設定轉向股市的趨勢不變。當前中國居民財富設定中股市占比僅3%,遠低於美國的29%,居民權益資產設定需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從資金入市節奏看,我們在《牛市新階段》中分析指出,目前已進入到牛市的增量資金入市的第二階段:15年3月以來資金加速入場,從結構上看,中戶更明顯,超級大戶、大戶、中戶、小散戶賬戶規模環比增速分別為18.7%、22.8%、23.5%、18.7%,增量資金已由早期個人投資者中的超級大戶、大戶,逐步向中戶、小散戶蔓延。
2、節奏:亮點不斷,資金入市正反饋中
政策亮點多,賺錢效應繼續虹吸資金。3月“兩會”開幕后資金入市第二次加速,指數向上突破,源於各類正面資訊,如財政部萬億債務置換、上海等地國企改革提速、央行和證監會領導對股市表態積極、“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檔案發布。目前政策面、資訊面仍向好,將繼續提振市場情緒。4月3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7號》,正式推行信貸資產支援證券發行注冊制,疊加國務院公布《存款保險制度》及二套房貸放松,金融改革推進中且貨幣政策從寬貨幣走向寬信貸。此外,國務院原則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媒體報導“一帶一路”領導小組“一正四副”名單確定,商務部將和沿線國家加強溝通共同推動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或於4月底下發,“水十條”已在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通過,落地時點漸行漸近。改革、發展的政策不斷會強化市場信心,而賺錢效應本身又吸引資金入市,15年來,公募新發股票及混合型基金1114億,其中成長投資型基金占57%,這與創業板指表現優異相關。
風格上,重視“低價股”。我們一直強調增量趨勢市里價值成長唇齒相依、輪番上漲,以14年7月增量資金入市作為起點,代表成長股的創業板指與代表價值股的上證50指數累計漲幅均在90%多,差異不大。風格角度建議重視低價股,《牛市中期掘金“低價股”-150401》分析指出,05年6月-07年10月、08年10月-09年8月牛市,低價股在牛市中期表現更為靚麗。07年1-4月10元以下低價股連續跑贏中高價股,5元以下低價股相對50元以上高價股的累計超額收益高達80%。09年1-5月10元以下低價股同樣持續領先。這可能與資金入市節奏有關:牛市第一波,入市資金通常是專業/職業投資者,領漲的個股通常有政策催化或是基本面支援,行情深入,股市賺錢效應開始吸引更多中小投資者入場,市場開始進入散戶主導的第二波炒作浪潮,他們對基本面關注少更偏好股價低、漲幅少的公司。從本輪行情啟動來,低價股在前期表現並不如人意,但進入3月后這一情況正開始發生變化,低價股開始逐漸跑贏中、高價股,這與前文分析的資金入市在蔓延、擴散有關係。
3、應對規則:牛不停蹄,保持積極
繼續樂觀,積極出戰。我們14年6月底來一直堅定看多,近期報告《規則周報-邁向新高-20150316》、《規則月報-牛市新階段-20150330》鮮明提出資金入市第二次加速,市場迎來全面上漲、齊創新高。大類資產設定轉向股市的大趨勢未變,近期股市上漲的賺錢吸引資金入市加速,正在自我正循環中,政策面、資訊面偏積極背景下,此趨勢延續,未來階段性調整需要新的變量出現。增量入市的趨勢行情中,價值股、成長股輪漲。當前階段,價值股中金融值得重視,信貸資產支援證券發行注冊制等金融改革創新推進,3月股市成交同比增長372%。成長股中我們3月來一直強調大環保(新能源汽車+環保),已經開始表現尤其是上周漲幅居前。區域角度,繼續看好大上海(國企改革+科創中心+迪士尼)
再議大環保(新能源汽車+環保)。《互聯網后,誰來接力?——對后續行情的思考-20150226》指出大環保望階段性接力互聯網+,《從機構行為剖析:創業板為何“升升不息”—20150402》指出資金入市效應望助推大環保。政策面上,3月27日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透露,總投資達2萬億的“水十條”方案已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經修改完善后即將發布實施,汽柴油國五標準將提前至2016年底全面推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十三五補貼、充電樁、電動大巴政策、深圳大巴招標等也有望陸續落地。基本面上,比亞迪(002594,股吧)等新能源廠商三月銷量超預期。資金流入角度,目前已經募集完畢在建倉的新能源分級基金約94億,而中證新能源指數80只成份股合計自由流通市值僅為5500億,資金涌入將顯著提升板塊熱度,如14年11-12月證券b。在資金面、政策面、基本面共振下,大環保主題有望延續,公司如松芝股份(002454,股吧)、東源電器(002074,股吧)、比亞迪、東方能源(000958,股吧)、碧水源(300070,股吧)、首創股份(600008,股吧)、理工監測(002322,股吧)、興源環境(300266,股吧)等。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