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科院“SELF格致論道”2015年度大會成功舉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8 15:36


新浪科技訊 12月8日消息,12月6日,中國科學院“SELF格致論道”公益講壇第四期——“預見?變革”年度大會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辦。活動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共同主辦,中國科普博覽、北京交通大學學生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科幻世界》雜誌社協辦。

2015年漸漸進入了尾聲,在諸多鬥轉星移的變革中,人們從互聯網時代步入智能硬件時代,從O2O時代進入共享經濟時代。你知道越來越繁榮的共享經濟會給 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嗎?你知道深邃的外太空存在震撼人心的美麗星雲嗎?你知道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關係嗎? “SELF格致論道”2015年度大會,邀請了來自天文、醫學、心理、教育、經濟、藝術、科幻領域的十二位大師,分享他們的故事,帶來一場思想盛宴。


大會上半場以“世界因多元而美好”為主題單元,古生動物學家徐星博士,講述了自己從提出“四翼恐龍”假到親身實踐找到化石證據的故事,這一理論被美國科學雜誌列為2004年度十大發現中最重要的發現。龐大的恐龍怎麼能會變成輕盈的鳥類?又是怎麼學會飛的呢?科學家都在哪裏找到恐龍化石?在這些為引人入勝的問題的指引下,徐星博士做出了清晰並且淺顯易懂的回答。

音樂Tai聯合創始人時穎以《讓愛好發光》為題,以自己從愛好慢慢走向職業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學生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達成夢想。

此外,黎耕博士從提升文化自信的角度,與觀分享了考古天文學的知識;研究黑洞的頂級科學家張雙南從美女講到科學,將科學與哲學結合討論;資深科普人馬強為觀帶來了三個與科普相關的有趣故事;Know Yourself聯合創始人錢莊以《流動的性》為題,講述了亞文化下的性心理。

活動下半場圍繞“變革時刻悄然降臨”,六位演講嘉賓用精彩的演講打開觀的認知、帶觀走進未來。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的行星科學家鄭永春用生動有趣的對比案例,解釋了人類為什麼要不斷進行太空探索,如何在太陽系地球上永續10萬年。

讓別人的媽媽給我們做飯,坐陌生人的車,睡陌生人的沙發,這些可能在幾年前很難實現,但是今天共享經濟的出現,讓這些都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回家吃飯APP聯合創始人談婧用感人的小故事,深刻地講述了共享經濟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幸福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基因生物學家陳科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精準醫療的生動案例;科幻作家江波從科幻小切入,提出了“賦文明以機器,賦機器以文明”的觀點;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中國代表處王龍璽,運用令人信服的論述,闡述了性教育的重要意義;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院葉盛用齒輪做比喻,從結構生物用的角度出發,探討了未來的藥物學研究。

大會現場座無虛席,觀們通過兩側的實時互動墻熱烈討論、積極交流,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悟、見解和思考。4個小時很快過去了,許多觀意猶未盡,都表示,嘉賓分享的內容非常精彩,從中收益良多,希望SELF講壇越辦越多,為更多人帶來有深度的思想碰撞。

“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講壇,致力於精英思想的跨界傳播。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SELF嘗試打破過去純粹以“知識傳播”為主的科普形式,專注於思想的傳播,力圖從思想的源頭上促進公參與科學的積極性,打造具有中國科學院特色的、融合創新、科學與人文關懷並存的公益演講品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