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對話蓋茲馬斯克:RMB組合博鰲聊什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30 08:33
百度CEO李彥宏(RobinLi,R)在自家貼吧上忙活了兩個多星期,最終召集了500多名網友參與提問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Gates,B)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M)。
昨天一大早,這三名被網友稱為“RMB組合”的企業家,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早餐會上展開對話。李彥宏負責主持,蓋茲和馬斯克則坐等提問。
問題一開始都圍繞“成功”,這基本是這個年代中國網友最關心的話題。蓋茲和馬斯克都表示自己在當年看到了同代人看不到的東西,但也萬萬沒想到微軟和特斯拉最終獲得的地位。
除了“成功”以外,不少問題則圍繞“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等時髦的科技話題。不過並不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樣,蓋茲和馬斯克基本沒什麼觀點衝撞,馬斯克這次沒用類似“惡魔”和“核彈”的詞彙來談人工智能,蓋茲也表示“安全第一”。
如何才能“成功”
李彥宏甫一落座,便把自己從500多名網友發來的問題中精心挑選的兩個拋給了蓋茲和馬斯克。
這是兩個頗具代表性的問題,其中對蓋茲提的問題是:“我是一個年輕人,希望超越你成為世界上最為富有的人,我需要有什麼樣的資質?您給我什麼樣的建議?”
而向馬斯克提的問題,與前一個有異曲同工之妙:“您是怎麼做到這麼多偉大的事情的?是一步一步做的還是最開始就有一個非常大的目標,然后沿這個目標去努力?一輩子做了這麼多偉大的事情,您是怎麼成長的?”
問題背后,均隱藏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二字,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這兩個字,得到的搜索結果是1億個,這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
出生於1955年的蓋茲和出生於1971年的馬斯克回答得驚人一致,答案概括起來可以是:看到同時代的人看不到的東西,忍受大多數人的不理解並堅持己見。
蓋茲,想法上,要超越自己那一代人,設想未來的好的技術和好的想法。在計算機價格昂貴的時候,他就已經預測到未來計算機會十分普及;在晶片存儲時代,他也已經預測到未來計算機不需要大的存儲空間。
而馬斯克同樣敢於想象。他記得,最開始推動特斯拉電動汽車發展的時候,一種消極的觀點認為“一般汽車公司都是傻子,做電動汽車的公司是傻子中的傻子”,但他們沒有放棄過。
除了敢想以外,蓋茲和馬斯克都建議執行上要腳踏實地。
“其實我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我並沒有想象到微軟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蓋茲回憶,當公司有5000名員工時,他曾經想象過未來某一天微軟會發展到一倍的規模,但不會想象更加誇張的規模。
2008年,馬斯克有和蓋茲多年前類似的想法。那時候,特斯拉沒有對未來做出太大的預期,而是將精力放在了解決問題上。“有一些偉大的計劃,但我們並不在上面附加期望值。”馬斯克,只要腳踏實地去做,一切都會慢慢就位,“很多成功並不是那麼超越預期的”。
在李彥宏關於“成功”的連番提問下,馬斯克似乎不想掩飾對蓋茲的惺惺相惜之意。在被問到兩人的不同點時,馬斯克第一句話就是:“優秀的人都是一樣的。”
蓋茲11歲~17歲時擅長寫軟件,正是因為這一愛好,他建立了微軟公司;馬斯克在10歲時就已經開始寫軟件,並把軟件賣出去,通過賣軟件的錢,再買更好的計算機。他回憶,盡管當時並沒有想到要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但他在這個過程中明白,好的品自然會吸引員工和消費者。
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
“我們彼此之間有非常多的平行點。”馬斯克強調。而在其他話題中,兩人基本都在互相“點贊”。
蓋茲與馬斯克都相信,由政府主導建立創新環境非常重要。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創新關係需要更加明確。
蓋茲以個人電腦和因特網的發展舉例,上世紀80年代,這些項目都是由不同的公司或者大學來推動的,政府則在技術進步方面做出貢獻。
“在高級別的政府層級決定發展哪個技術並不一定成功,原因是政府選擇的技術不一定是真正好的技術,但政府對於創新的支持很重要。”馬斯克進一步分析。
而在談及人工智能時,不少好事者期待的辯論也沒有出現。
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在英國《獨立報》上撰文指出:“成功研發人工智能,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犯的最大錯誤。不幸的是,這也可能是最后一個錯誤。”而事實上,隨目前人工智能的進步,已經引發了很多爭論。
微軟和百度目前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好人工智能,但馬斯克卻經常把它與“惡魔”、“核彈”這樣聳動的詞彙聯繫在一起。馬斯克這次又,發展人工智能的風險在於,方向正確,但不能操之過急,不要進入到未知的領域,“比如軍火,釋放能量是很容易的過程,控制住卻是很難的”,因此,關注安全性非常有必要。
李彥宏作為主持人並沒有表態,並把“球”踢給了蓋茲,問道:“你跟埃隆(馬斯克)有沒有不同的觀點呢?”
蓋茲直接“沒有”。不過他援引《超智能》一書中的觀點對馬斯克的擔心進行了解釋:事實上,馬斯克擔憂的“未知領域”,就是指超人類的層面,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做的是建模,並且將知識植入到矽片當中去。在蓋茲看來,想完成上述步驟,可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當人們這不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想他們怎麼會覺得這個挑戰不夠大呢?”
李彥宏最后總結,人工智能對社會來有巨大的影響,在未來百度和微軟都會就人工智能做非常大的投資。
此后李彥宏又將問題引向了另一個具有科幻色彩的話題上——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技術多長時間能夠實現?
馬斯克,技術上2~3年就能夠成型,關鍵是看審批的時間;蓋茲則希望花一些時間,推動試點項目,“就可以解決現存問題”。
馬斯克認為,如果技術成型,可能5年之后就有無人駕駛車的生,但是成為主流還需要法規的支持。蓋茲則,世界上應該先有一些城市,進行一些試點項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