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金融衍生產品創新、功能發揮與市場穩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6 09:51


和訊期貨訊息 由中國期貨業協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11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12月3日—12月5日在深圳召開。

本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與往屆相比形式更加豐富多元,以“跨界、跨境、跨越”為主題,邀請了梅拉梅德等全球頂尖的金融衍生品專家、學者及深圳市政府及證監會領導、國內外主要交易所、金融企業、上市公司等領袖精英參會。大會將圍繞“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風險管理,促進期貨與現貨、境內與境外、場內與場外、線上與線下的互聯互通以及金融混業、跨界融合的發展”等業界關心的重大課題深入研討。和訊期貨參與現場直播。


12月4日下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衍生品市場創新與穩定:功能發揮與風險控制”專場活動中,深圳證券交易所衍生品業務部(籌)副總監陳煒、中金公司銷售交易部執行總經理連敏偉、北京中糧期貨(博客,微博)董事總經理顏兆陽、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金工首席分析師高子劍、華泰證券(601688,股吧)金融創新部副總經理李升東以及期權專家、上海證券交易所衍生品業務部顧問布錦忠就金融衍生產品創新、功能發揮與市場穩定展開討論。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陳煒:參加討論的有剛才發言的是顏兆陽先生、高子劍先生、連敏偉先生,還有一位是布錦忠先生。布錦忠先生是前港交所衍生品部的總監,長期從事期權和相關衍生品的開發,2013年起布先生為上海期貨交易所衍生品做顧問,協助成立上海期貨交易所股票期權市場,布先生1995年到2012年一直在香港交易所工作,參與香港交易所股票期權的設立和發展,歷任衍生產品部、現貨市場以及平臺發展部總監。布總擁有三十年的投資、產品開發的經驗,我們今天非常有幸請他來到現場和我們一塊進行交流。第一個問題請問一下布總,您的經歷來看,您回顧香港期權二十年的發展經驗,交易所在促進期權市場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

布錦忠:我回到香港工作以后發現很難找到這方面的買賣。有一點差別是近來在境內和在美國,發現市場有什么現象大家都比較混亂,很多人認為期權就是期貨,在境外很多地方都是兩個分開的,期貨是屬於期貨,期權是屬於證券,香港證券期貨條例,股票的期權是證券,是分開管的。和美國一樣,美國證監會管股票期權,cboe的產品他們管,指數期權是期貨去管的。

境內是期權在期貨條例下面,所以比較容易混亂,期權也是期貨?差別真的很大。我和高總一樣,都是對期權著迷,它的功能非常好,非常多,二十年前我加入香港交易所,幫他們設計他們的期權市場,三年前加入上海證券交易所,非常幸運有機會幫這兩個交易所。股票期權和指數期權面對的客戶群是不太一樣的,指數期權面向的可能是指數期貨的,通常投資者都是比較靈活一點,年輕一點,進取一點,股票期權的客戶,理論上面對的是普通股票投資人,股票投資人很多是比較保守的,你說期權是期貨類,他馬上說,你不用跟我講,我們中間也是有很大程度的市場參與者配合,除了投資者以外也包括中介,會員、券商、期貨商。因為他們是接觸每一個客戶的人,將來股票期權也是面臨這個群體,券商的責任非常大,他們必須去幫他們的客戶解釋股票期權,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讓他們解釋,了解一下,否則非常困難。大部分期貨不需要做市商,因為合約比較少,比較容易買賣。因為期權合約數量非常多,不同的月份有很多,不是每個合約都有賣方的,所以做市商非常重要。怎么樣培養做市商呢?二十年前香港金融市場已經開放了,什么人都可以進來,有一些本地券商希望做做市商,也有一些海外過來的做做市商,肯定是本地經驗的比較少,1973年美國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經驗,大家的技術也有一些差別。本地券商也不太多,除非有一部分花很多的資源投入做市行業。引進不同的技術,沒有做市商很難推動不同標的,不同新的產品,非常困難的。

因為交易所是一個衍生品的平臺,所以必須有穩定的交易平臺,所以技術非常重要。當年香港因為本身現貨市場是自己開發的系統,衍生品因為沒有經驗,也不太了解,最後有什么功能需要,當年引進德國交易所的衍生品市場的系統進來。也不容易,自己不懂系統設計怎么辦?后來也聘請一些顧問,當年也是有很多磨合。平臺發展必須系統有一個靈活性,必須有一個相容性,因為期權越來越多的時候有些變化,如果系統沒有靈活性的話,怎么加新的規則買賣?加不進去的,以后你的系統很簡單買賣期權的話,你的吸引力就比較低,發展就很困難,必須整個系統換掉才可以引進新的產品,這個非常重要。

現在數據非常發達,很多數據服務商很重要,期權的數據非常大量,除了簡單買賣、報價、買賣申報,也包括做市商開價。那個數量是非常巨大,香港有大概一萬五千個合約同時買賣,做市商是負責所有的合約,一毫秒一萬多個合約在同時打進去,對系統的壓力那么大,還有我們怎么在公平的情況下,讓普通券商和做市商都可以同時參與市場,做市商要求很短時間報價,這個非常重要。

監管也分兩類,香港經過1998年的金融風暴以后,監管機構、政府也非常關注期權會不會影響整個金融市場。我記得每天只有一兩萬的合約,現在40多萬,如果你用的限額還是從前的話肯定做不了。我們需要和香港的監管機構談,我們現在市場的健康發展,監管也是配合,不是一下子放開,是慢慢配合市場的發展。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監管嚴格當然好,沒什么大問題,對市場影響比較大,兩方面要平衡,監管和讓市場發展。當年我們和香港證監會開會,經常討論這個事情,我們也跟券商很多反饋,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大,你怎么配合?讓他們了解市場的聲音,市場的需求。

還有交易所在最前端監察市場情況,必須有非常具體、非常高的系統監管,看每個合約有什么不合理的買賣,我們需要判斷很清楚,跟場外市場不一樣,場外主要是兩個大的機構投資人買賣,他們買賣的價格怎么樣我們不管,如果放在交易所,個人投資者會參與嗎。市場的資訊肯定比機構投資者少很多。買賣什么價格他們可能不懂,他們買賣出來的這個可能也是合理的,當時我們香港也采用自己定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因為期權和其他衍生品不一樣,期貨有一個合理價格,我可以算出大概的范圍是多少,當然后面的隱含波動率影響是個大概。如果買賣價格不偏離太遠的話,我們是允許他成交的,如果偏離太遠的話我們就出於保護個人投資者的原則,其中一方發現價格不合理,他可以向交易所申訴,我們覺得這個交易非常不合理,就看市場怎么平衡。整體市場其他產品的發展,香港的情況比較特別,當時就比在交易所買賣的衍生品還多,還先出來,市場發展比較快的是場外衍生品和場內衍生品進行互動,我們期權推出來兩方面都有互動,因為他是利用場內期權的系統避險,當然也用現貨,因為有場內期權市場避險就比較靈活。

我說這個話的意思,上交所已經有etf期權,將來希望有個股期權,越來越多有期權的平臺出現以后,不同的券商都可以推出不同場外的衍生品,類似期權類的。他們在場外推出以后可以利用場內期權避險,可以將整個市場都活躍起來,有比較大的避險功能,三塊錢、六塊錢,減低你的風險,所以這個很重要,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到連總說的像美國百花齊放衍生品的市場,應該沒那么快,肯定有機會,一步一步過來,發展越來越快,這是我覺得健康發展衍生品市場需要的幾點。

第二個問題是國內市場創新穩定,談不上建議,香港市場走過二十年的啟發吧,其中一點我剛才說過,市場開放度,希望有機會讓境內的期貨商慢慢成熟,一步一步的開放,場外很多都是比較驚艷的,他們進來的時候比較困難。券商和投資者的關係非常非常重要,當年香港的情況現在也是一樣的,現貨市場表現非常好的時候,我們和券商的老板、領導說話的時候,他們都說我們太忙了,沒時間幫你推期權,我們近期都在買賣股票。當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他們說我們沒有心情幫你推廣期權。所以兩方面都是比較困難的,希望在起步以后,券商的領導和證券從業人員,你們了解期權是對你們整個期權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他是踏腳石,未來有很多很多其他產品,都是對你們有利的,不要單單看現貨,現貨是非常單一的東西。你們有很多機會,只要你們把握好,你們和你們的客戶溝通好,他們比較有時間了解產品的用處,肯定將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創新業務,對他們肯定是好的事情。上交所經歷的股票借貸和境外不太一樣,境外比較成熟,如果我是做市商的話,我賣出一個認沽期權比較容易,我們融券有時間慢慢搞好,去配合。

天天說投資者交易,包括交易所和券商,現在比較容易,應該把握這個機會,還有用一些比較容易接受的用詞,不要用什么概念,很簡單生活化的例子解釋。像高總說的三塊到六塊肯定記得住,當我今天買賣股票的時候,期權我可以利用,也是將來發展的一些啟發,希望各位專家可以研究一下。

主持人-陳煒:感謝布總分享的經驗和提供給我們的建議,我們回去再消化消化。連敏偉先生分享了一些海外衍生品的情況和海外a股衍生品市場創新發展的情況,我是蠻有收獲的,想問一個問題,海外a股概念的衍生品整個發展勢頭是挺好的,但是他會對國內的衍生品市場也帶來一些挑戰,您覺得存在哪些方面的挑戰,我們應該怎么樣應對?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連敏偉:我回答問題基本上追求完滿,我感覺一下,影響的話,我覺得分為短期和長期,本來該中國人賺的錢被外國人賺走了,交易量都跑到外國的交易所,肯定有這個問題,第二個是你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本身你給自己產品定價的權利,你把這個讓渡給別人了。比如說在3點15,國內就把期貨停掉,很多重要的事件在六、七點和隔夜、早晨的時候出來,你的標的,你的股指期貨不能24小時交易,相當於把這段時間讓渡給別人幫你定價,像剛才提到的新加坡富時50指數,經常在降息降準以后馬上跳,方向和第二天還不一樣,你給別人這樣的權利,別人不一定能正確的反應市場的情況,這是一點。

第二個是衍生品,尤其是期權沒有放開,即使是上證50etf也是有持倉量限制,先跌5%后來又漲4%之前,我想讓手下的交易員做幾單,但是很慢,交易三天才買到4000vage,我目標是2萬到3萬之間,這是對我們是比較好的對沖效果,你會考慮下來,跌5%的話有一點損失,再跌5%的話,跌到10%的損失是相當巨大的,為了保證整個風險,不一定需要買一個看跌期權,可以通過買期權同時對沖掉gamma風險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做到風險的控制,國內沒有滬深300的期權,上證50基本上都是專業選手在玩,限制量太小,基本上每天做不了什么。

由於國內現在的產品沒有放開,時間有點短,某種程度上你主動的把權利讓給了別人。這部分我覺得是難以彌補的,國外ashr交易量很大,本身etf在7月劇烈振蕩的時候,他的溢價最高達到了百分之十幾,折價有一天ashr跌幅超過15%,折價相當於百分之十幾,對於這么大的etf來說,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折溢價出現,我當時在考慮這個問題,國內當時很多新聞、見解認為是做空,因為不是像國內,etf不夠了,就讓etf重新發行,ashr是德意志銀行和嘉實的,量是有限制的,是通過qfii做的,當時的量是不夠用了,弄不出新的etf,賣空也賣不了,更多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跌幅那么大?很多公募基金為了方便,沒有辦法直接到中國投資,他就設定一些中國的ashr作為標配的投資組合里,但是這些公募的,由於對中國市場不是很了解,就像完全做期貨的專業選手在新加坡同一時段也經常預測錯,美國的時段,公募對於另外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了解更少,更容易產生錯誤的價格情況,這種價格又很容易被一些私募抓住這個機會獲得很多的盈利。我覺得短期來說錢被外國人賺了,你把這個權利放給別人了,我覺得這點很難彌補。你不從你的產品創新和交易時間,像標準普爾500指數,基本上是24小時交易,4點15到4點30,五點到六點,在亞洲時間,早晨六、七點的時候一直開盤,我現在要把定價權拿回來,我要告訴你我的這些標的價格該怎么定,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像國內之前發行的黃金期貨,接下來要發行石油的期貨,理論上中國作為這么大的石油消耗國,如果不把定價權拿到手里,中國作為經濟總量這么大,經濟這么活躍的國家,如果不去做金融創新,無論是為了本國企業進行對沖的需求,以及給外國的投資者提供投資的需求以外,如果不做這些創新的話,我覺得損失是很大的。這是短期的影響。

長期我覺得,我個人是認為,中國想把這樣的定價權拿回來還是相對容易的,如果長期要做的話。如果作為海外投資者,尤其是a股的投資者,他在考慮這些衍生品的投資或是其他投資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我手上的投資組合是什么?如果是a股的話,我想對沖一定要是匹配的,就像公募,尤其是公募一定要做到匹配,投資直接是a股拿h股對沖,現在40%左右的價差,如果是ashr期權去對沖,折溢價在10%到20%之間,甚至有一只封閉型的基金是摩根史丹利(002588,股吧)發行的,他的折價基本上在過去八九個月維持在折價20%,最高達到30%,也基本上完全是a股,他是封閉性基金。

如果用美國的工具對沖手上的a股,無論是qfii、滬港通效果不好,如果要對沖必須是a股的衍生品,一定是流動性較好的東西,即使包括ashr相對來說交易量還很大,國內要放開期貨和期權,不是一天6億人民幣的概念,能上百億,上千億,他肯定會選擇流動性最好的地方,肯定會是中國,手上是a股的投資組合肯定會來中國。短期把定價權讓渡給別人,長期拿回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先決條件決定他們肯定會來中國。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指數基金,歐洲的指數基金叫做fez,美國市場上本身etf活躍交易很活躍,期權始終上不去,美國人就會覺得,我為什么做你這個,時間又不匹配,流動性相對打很大的折扣,會直接到歐洲、法蘭克福詢價。另外一個長期的影響,外國衍生品的交易,監管層、交易所、券商有一點信心,至少說明外國人都很關注中國的市場,中國人為什么有理由不去關心中國的市場,中國肯定可以做大,中國的資金存量這么大,去年11月這輪漲幅,期貨都可以達到兩萬多億,提到產業這么齊全,銀行、資源、高科技多所有的制造業都有,齊全的經濟行業市場,將來肯定會很好的,再加上衍生品拉得更高。中國的經濟地位已經完全超越日本、德國,潛力也是需要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人民幣要市場化。現在已經走出了很好的第一步,已經加入sdr。中國經濟的了解會完全放開,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股票和衍生品推到國外,我覺得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為什么國內衍生品市場分得這么細?原因是他給了每一個機構一個進行交易的權利,你想進行股票的交易我讓你進行股票的交易,比如說你有很多人進行股息的套利和融券的套利,比如說年報的套利。這種情況下,你每個人交易的權利,整個市場我認為是更加穩定,有的人喜歡這個東西,有的人喜歡吃另外一個東西,牛肉、牛排、牛肚都有人選擇吃的話,資源的設定比較合理,每個人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會使單一的投資結構導致的負面效果減輕。你把給大家投資的擴大到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完全資源的錯配和價格錯位的情況。

布錦忠:你是市場參與者的角度看這個需求,我嘗試從交易所運作的角度看,現在香港晚上可以買賣恒生指數期貨,當年我負責這個項目,非常困難,很不容易。首先是風控部分怎么收取保證金,因為香港的銀行沒有開,有不同的模式,美國、日本互相掛牌都有不同的模板,有一些放在歐洲、美國買賣,那個模板是非常復雜的。我非常贊成延長交易時間,這個是趨勢,必須要做的,這個不容易。這是我的看法。

連敏偉:日經指數已經達到了24小時交易,大家這種交易不是通過日本本身做到的,日本有日經225的指數,新加坡有,美國的cme也有,他們又做了一個創新,cme,芝加哥交易所可以把頭寸互相軋差掉,新加坡交易完了以后,芝加哥買的那手,通過新加坡賣掉那手就平掉了。不一定通過自己去做,有可能尋找合作伙伴達到這種效果,我覺得是挺好的概念。

布錦忠:各個國家的證監會看法可能不一樣,全球化的趨勢是必須有的,后面我們再慢慢解決吧。

主持人-陳煒:執行過程中確實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剛才連總說的這個概念,美中都是大國,美國確實有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高總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機構的使用情況。包括給我們介紹了etf,包括用期權做了一些資產管理。我想請問一下高總。作為兩大基礎性的衍生品,期權和期貨運用實踐和功能發揮上,您覺得有什么重要的差異嗎?

高子劍:最重要的差別,期貨和期權我們上課的時候已經學到了,期貨在做的時候,兩個都可以算套期保值,差別在於方向做錯的時候,期貨會產生災難,期權不會。比如某某國企海外是原油生產商,擔心原油價格下跌,跟某某知名的投行簽了期貨避險條約,方向和他們想得不一樣,就產生虧損,媒體會寫國企高管玩忽職守,虧空國家的資金。他是好意,他不是想虧損,他想做避險,期貨做的話方向錯了也有風險,我認為期貨不是真正的避險工具,期貨避險的角度其實也是投資,你只是投風投。買股票擔心股票下跌你去沽空,上漲怎么辦?上漲你就做錯了,上漲你就會被股東罵。期權不會,期權像保險一樣,手上有原材料,你擔心下跌,你買一個看跌期權,真的下跌就保住了,股東方拍手說做得好,為我們的資產保駕護航,我們拿一點的利潤做保險。

如果期貨發達換手率很高,上漲3%、5%就要轉換方向,立刻要做平倉,這個交易就會頻繁。買看跌期權,漲就漲,我只是買了一個能夠賣出的權利而已,這是我覺得期貨和期權最大的不同,成熟的市場上來講,期權的重要性肯定要比期貨大很多。

主持人-陳煒:謝謝高總的分享,顏總主要介紹了從交易所層面、企業層面如何管控風險,中國是有自己獨特特征,中小企業的數量比較多的市場。針對我國投資者最有可能,中國投資者最有可能遇到的風險類型,站在您專業的經驗來看,怎么做好風險管控,怎么做好制度設計,有什么重要的建議?

顏兆陽:各位好,我剛剛講的內容,對大家來講,我常常在講課,我很有經驗,我知道下面的感覺。我講了純交易面的期權需要注意的事項,我感覺大家聽到每個字都懂,但是到腦袋里不是很清楚知道,到底過程中發生過什么事,比如如何避掉風險。本質性的思維,根本去想這件事情,其實大家都有專業,可是現在欠的是經驗,我不知道先讓有多少人真正考過50etf的考試。開戶前要到現場考試,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今年4月到北京,我在北京吸霧霾,剛到我就鼓吹中糧期貨的同事考試,我在外面陪他,你知道他在里面陪多久嗎?三個小時,他很努力,把一級、二級、三級花三個小時考過。兩個月前我又陪一個同事去考一次,他的程度比之前的同事還差,他只花二十分鐘。我工作還有一個好處,我每換個地方就換腦袋,所以我蠻接地氣的,中國需要中國式的期權市場,絕對不是照本宣科的學西方的玩法,遊戲規則也不見得完全照他的。把fia的會刊拿出來看,大家都在比成交量和金額,我覺得中國根本不需要和人家比成交量,也不需要比未來有多大,我很肯定,我們要做的事情,我們肯定是全世界第一大。重點是我們必須發達起來,我們只要衍生品做得出來,我們能夠控制他,成交量對我們不是問題。像我上上個禮拜滑雪,我根本站不起來。現在期權的市場要先站起來,這個站起來就需要提供投資人保護,呼應一下布總講的,投資者保護的重要性,除了傳統式的投資人教育之外,其實我們中國式的投資人保護需要什么?顏兆陽在這邊給交易所幾個建議:

1.合理價格表,這個和剛才和布總講的,合理范圍的理論價格表是要出來的,這個事情我在大連交易所曾經有推薦過,他們非常認同。其實他是同時保護投資人,可以把壟斷機制放在里面。

2.報價要后,中國式的特色是投機的味道太濃厚,為什么牛市周轉率這么高,投資的特質,用機構法人的方式在交易,他們的周轉率會比較小的原因是,他們愿意在投資的過程中,投資的角度不是交易的角度。一天可以遇到幾次熔斷嗎?如果一天的行情超過5%,你會遇到熔斷至少十次,所有的合約加起來。其實很安全,你認為他是洪水猛獸,我在里面交易叫什么?行情一大就被熔斷,我不曉得風險在哪里,沒有太大的風險,重點是你沒有下去交易。專業不是問題,重點是先培養我們所有的經驗。我覺得我們有做到,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變成二十分鐘。從本質思考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市場,這是國家非常清楚的。

主持人-陳煒:感謝顏總比較深刻的建議,我們也好好思考思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