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馮俏彬:非稅費與基金清理有很大空間可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日前,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博導馮俏彬接受了和訊網的獨家訪談。訪談中馮俏彬表示,對於稅收大家要客觀的、理性的看待,實際上有人類社會開始,就有稅收,所以稅收是非常古老的存在,有人類社會就有稅收,所以我們簡單地講降低稅收,或者不要稅收,這種想法都是不太理智的。

馮俏彬對和訊網表示,我們當然希望稅收越少越少,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方面我們政府在一些方面是可以做工作的,讓大家減輕稅負的痛苦感。比如現在,一是對政府的整個費和基金要進行清理,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收費的問題上,一定要向老百姓講清楚收費的依據、收費的標準,以及收費的資金是怎么使用的。這方面隨著我們公共服務的加強,實際上是涉及到了一個更大的命題,就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定價問題,到底多少錢合適。


在去年年末,新華社連發了十篇文章,問政府的錢去哪兒了?其中包括大家非常關心的停車費,還有高速公路收費,甚至還包括其他的費用等等,其實這里面反映的都是問題,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就是這些屬於公共服務收費的錢怎么用的。而現在沒有人能夠把這個事情說得清楚。

所以第一步,我看有一些專家和老百姓對這個問題的要求,就是收入要納入預算,讓我們看到這個錢到底是怎么回事。這還只是第一步,其實后面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一旦我知道了這個錢到底收了多少、用了多少之后,我下面接著問的問題,就是這個錢的收費標準是怎么定出來的,應該有什么樣的調整機制,應該有什么樣的立項機制。這些更深層次、更復雜的問題漸漸就會被扯出水面。

所以,對於費、基金的問題,第一步是要對它進行清理,要做到家底有數。現在坦率來說這方面的情況很亂,還不能夠說我們對這個家底很清楚。

第二步才是對基金進行一些清理。大家也看到,去年以來政府回應減稅的呼聲其實主要是表現在降低稅費上面,這也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就是減稅不如減費、減基金,這是更具有現實性,而且從制度體系的建設上來講,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恐怕從費和基金的清理、規範,以及后期的監管上入手,這方面我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作為的。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