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2017年經濟排行:廣東總量第一 貴州增速第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27 16:31


2017年各地經濟走勢如何?

根據各地統計數據,從經濟總量上看,廣東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經濟總量89879.23億元,按目前速度,2018年廣東經濟總量有望達到10萬億元。

從經濟實際增速看,貴州為全國第一,增速為10.2%。但是如果從名義經濟總量增速來看,2017年最高的是山西,達到了15.82%。

2017年名義經濟增速排名靠前的地方,包括山西、貴州、陝西、新疆、安徽,均是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考慮到2017年工業品價格上升比較快,名義GDP(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在全國靠前的很多地方,顯然受益于資産價格提升。


但是去掉價格因素,很多名義經濟增速快的地方實際增速并不是很高。比如,山西2017年實際增速僅僅為7%,名義和實際經濟增速相差8.8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資産價格是否繼續快速攀升,仍待觀察。2018年一些資源大省名義GDP增速是否還是很高,也需要觀望。

廣東總量持續第一,GDP新增1萬多億

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為89879.23億元,持續位居全國第一。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與2016年相比,2017年地方經濟總量前十名的排名沒有發生變化。2015年,四川超過了河北、遼甯,位居全國經濟總量第六。2016年湖北經濟總量超過了河北,位居全國第七。

2017年也有一些省市自治區名次發生了變化,其中重慶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了19500.27億元,超過天津18595.38億元,位居全國第十八位。雲南的經濟總量為第二十位,達到16531.34億元,超過了黑龍江和内蒙古。

各地差距拉大,新增GDP最高差1.2萬億

各地經濟總量出現一個巨大變化,經濟大省之間,以及經濟大省和經濟小省之間的差距拉大。

2013年廣東經濟總量與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的差距分别是3000億元、7400億元、24600億元、30000億元左右,2017年這一差距分别擴大到4000億。17200億元、38000億元、45000億元左右。

近期,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指出,山東與标兵的差距越來越大。山東與廣東的經濟總量差距由2008年的5860億元擴大到2017年1.72萬億元,與江蘇的差距由50億元擴大到1.32萬億元。

各省間經濟總量差距拉大,并不限于山東與江蘇、廣東之間。 浙江經濟最近幾年發展加快,但是仍與廣東的差距拉大,4年的時間多拉出13000多億元的差距,廣東與河南也多拉出15000億元左右的差距。這也表明,廣東經濟總量不隻是持續為全國第一,而是與其他省市之間的差距快速拉大。

如果測算經濟大省與經濟小省或者中等省份的差距,也是進一步拉大。

廣東、江蘇2017年相比2016年,新增名義GDP在1萬億元左右,但是山東、浙江隻增加了5000多億元,河南、四川、湖北分别隻增加了4000多億元,湖南、福建、北京隻增加了3000多億元。8個地方隻增加了一千億元以下,内蒙古甚至減少了2000多億元。

這也表明,區域之間經濟總量差距在拉大。僅僅2017年一年時間,各省之間新增經濟總量差距最大的有1.2萬多億元,比如廣東和内蒙古之間,至于出現幾千億元差距的情況。

如果2018年廣東、江蘇經濟增速目标為7%,考慮到物價目标一般在3%左右,這樣名義GDP增速可能在10%左右,按此看廣東和江蘇2018年新增GDP將在1萬億元左右,廣東經濟總量將沖刺10萬億元。

貴州增速首次第一 ,多地黑馬雄風不再

2017年貴州經濟增速為10.2%,為最近幾十年來首次獨自增速第一。此前在2013年貴州與天津經濟增速同時為12.5%,為并列第一。

中國經濟增速的黑馬過去多年出現過變化,其中2002年到2009年經濟增速最高的是内蒙古,增速在20%左右上下的年份多,在2005年經濟增速甚至達到了23.8%。2010年到2013年經濟增速最高的是天津,增速在兩位數,2013年增速達到了12.5%。但是在2014年到2016年經濟增速最快的是重慶,每年在10%以上。

2017年重慶、天津的經濟增速分别為9.3%、3.6%,貴州2017年經濟增速為10.2%,為全國第一,是全國唯一的10%以上增速的省份(西藏為10%)。

為什麽出現這樣的變化,這背後有深刻的背景。其中2002年到2009年,是中國重化工業重新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内蒙古借助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發展煤電重化工業,持續實現經濟增速第一。倒了2010年2013年,天津借助發展濱海新區,通過化工等行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速第一。再後來是重慶通過向西部開放,通過承接沿海加工工業轉移的輕工業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但是最近幾年,在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貴州通過發展大數據和旅遊業,實現了無中生有的經濟發展新優勢。

山西名義增速第一 ,與實際增速差距大

貴州是2017年實際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如果從名義增速來看的話,最快的地區是山西。名義增速快的還有貴州、陝西、安徽、新疆等地,這些地區大多為資源豐富的地區。2017年的資源能源價格上升,是這些省份名義經濟收益最大的主要原因。

有些地方資源能源豐富,比如黑龍江、内蒙古等地,但是黑龍江的石油在持續減産,内蒙古則是因為有統計數據擠水分,導緻實際名義增速不高。

資源大省名義經濟增速和實際增速差距比較大,比如山西的差距高達8個百分點,陝西和河北也有6個百分點以上。2018年能源資源價格漲幅存在不确定性,名義增速可能難以達到像2017年的漲幅。

2018年經濟增速目标下調的省市自治區比較多,由于各地更加強調更有質量的增長,更加強調創新,防範金融風險、打好污染防治和扶貧攻堅戰,預計2018年各地經濟會出現新的氣象。在新的高質量增長的大旗下,各地仍會出現百舸争流,前浪推後浪的新局面,但是退潮之後,誰在裸泳將見分曉。

2018年是否有新的黑馬,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