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應參考以色列的六大反恐絕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18 08:11
編譯 | 王自勵
一篇智庫報告指出,正如奧朗德總統在襲擊發生后宣稱的那樣,法國正在遭受的是一次“戰爭行為”,而不是一場犯罪活動。以色列已經用實踐證明了贏得這樣的戰爭是可能的,但這種勝利從來不屬於膽怯者。以色列究竟有哪些反恐的妙招呢?
當我的法國朋友和同事正在為巴黎恐怖襲擊之后該如何做而苦惱時,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鑒以色列的經驗。
這次的恐怖襲擊不是“法國的9•11”。在“9•11”襲擊中,“基地”組織耗盡了其在美國本土的人力資源,並且再也沒能重獲打擊美國中心地帶的能力。這是法國版的“阿克薩群眾起義”(注: al-aqsa intifada,即2000年9月開始爆發的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亦被稱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以色列視其為恐怖主義活動)——不幸的是,更多相同的事件恐怕還將上演。無論對以色列的反恐政策持怎樣的政治態度,我們都難以否認以色列在過去二十年里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成功實踐是法國克服當前挑戰的唯一現實參照。
那么,法國能從以色列學習些什么呢?
犧牲一些自由和便利
絕大多數以色列人都無法想象,如何能在不經過一個金屬探測器的情況下進入像法國受襲的音樂廳那樣的場所——並且在以色列,政府是有意這樣做的。以色列人或許會抱怨,但如果政府免去這種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時時經歷的麻煩,他們將感到更加不自由。
依據乘客資訊加強機場安檢
所有決心在法國發動恐怖襲擊的聖戰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之所以被視為航空安全的典范,就是因為以色列鼓勵在安檢中根據宗教、年齡、性別等特點挑選乘客進行額外的詳細檢查。在明確得知自己將被單拎出來接受調查和問詢的情況下,即使是最老練的恐怖分子也不大可能去冒這個險。
認識到“威懾”的手段本來就不公平
既然自殺式襲擊者對死亡或肉體傷害無動於衷,你必須用他們最在意的東西威脅他們。以色列毀壞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家庭住宅的做法或許並不完全“公正”,但為了打擊這些家庭為“聖戰”事業提供“殉道者”而獲得的巨大社會認同和經濟利益,這種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要讓“與恐怖分子有關聯”這件事在法國成為一種極不愉快的體驗。必須認識到,確保只有恐怖分子為其恐怖行為付出了代價既不可能,也不會令人滿意。盡力避免傷害平民自然與法國的價值觀相符,但是,別讓不切實際的反恐規則造成的反彈以及國外的仇法情緒支配了法國的政策。
將恐怖網絡的幕后“大腦”作為打擊目標
去追捕那些負責招募、融資、訓練、動員以及指導“聖戰者”的人,而不僅僅抓捕實施襲擊行為的人。如果可能的話,依法起訴他們;但如果他們身在海外,也不要畏懼采用更便捷的手段執行正義。盡管當以色列首次將定點清除作為一項反恐手段時存在很多爭議,如今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包括奧巴馬政府)都認識到了這種手段的有效性。也正賴於此,以色列境內自殺式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從2002年的數百人降到了2010年的0人。
打擊煽動行為
美國或許還能繼續假裝伊斯蘭仇恨言論和教條灌輸與恐怖襲擊無關,法國卻承擔不起這樣做的代價了。法國政府今年6月向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將40名被指控為煽動罪的伊斯蘭分子驅逐出境。這項舉措還需要進一步推進。對於那些位於法國郊區貧困、破敗、犯罪頻發的穆斯林社區,警察部隊和情報機關應該大膽進入而非回避它們,並將社區中心、清真寺和高層建筑納入監控之下。此外,還應在這些伊斯蘭分子庇護所的入口處設立檢查站,對進出的人實行搜查。
必須控制和監測邊境
此次至少有一個襲擊者在希臘取得了難民地位並得以前往法國,這是最大程度上的情報失敗。瑞典、德國、奧地利以及其他國家已經開始重新考慮允許歐洲境內人員自由流動的申根協定,法國也應該這樣做。法國內政部在巴黎襲擊發生后立即開啟了邊境管控,這種政策轉變應被固定下來。
正如奧朗德總統在襲擊發生后宣稱的那樣,法國正在遭受的是一次“戰爭行為”,而不是一場犯罪活動。以色列已經用實踐證明了贏得這樣的戰爭是可能的,但這種勝利從來不屬於膽怯者。
參考文獻
gregg roman,"what france can learn from israel in confronting islamist terror",the times of israel,november 17,2015
版權申明本文為中東研究通訊研究團隊原創,授權和訊網智庫轉載,如有意轉載或引用請與中東研究通訊微信公眾號(menastudies)聯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