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共十九大的五個認知誤區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09-30 10:57
【文 / 陳宗逸】
因為中國之崛起造成的外溢效應,也因為習近平上任以來的強勢作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共十九大召開。而台灣,受到兩岸特殊的歷史和現實聯繫,更是本次會議要討論的重要內容。不過,台灣受偏見和資訊不對稱所限,對十九大的認識也有不少「誤區」。
一、誰會入常?
許多名嘴和所謂「大陸通」,看多了政黨政治的鬥爭與拉幫結派,所以喜歡臆測人事或者把人事變動視為重大訊息。「誰會入常?」「這個或那個派系會共生或者獨佔政治利益嗎?」就成為台灣普遍的議論觀察重點。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十八大以來,五年執政所展現的政績、魄力與手腕,已經讓習近平成為了中共的核心,是繼毛、鄧之後最有權力的人。他和其他的政治局常委的關係,不再像是以前那般的「平行結構」,而是一種新的「上下結構」,是領導與被領導、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
一如台灣人熟悉的兩蔣時代,誰當國民黨的中常委對當事人來說或許還有意義,但對整個國民黨和整體的政治運行來說,並沒太大意義,對政局也不會有重大影響。至於有人討論的十九大將「取消常委制、設立黨主席制」等更不會發生。
二、十九大會發生派系鬥爭?
十九大的召開,是否會發生「中共內部派系之爭」的事情?有很多台灣人看到了所謂「肅貪」、「弭平政變」、「富商垮台」等新聞,很容易聯想到,是否在十九大上面,這些矛盾都會一一浮上檯面?
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從中共的歷史看,2012 年十八大召開期間,北京可謂殺得「一片紅海」、「鬥爭戲碼每天上演」,當時在九大常委「九龍治水」的情況下,從地方到中央,從薄熙來到周永康等,互相攀附勾結形成朋黨激烈權鬥,幕後都有派系政治的影子。而反觀十九大,北京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只有一個郭文貴在海外作秀。十九大「一片和諧」的局面和十八大的權鬥面貌有很大的不同。關於班底的形成,其實在 8 月份北戴河會議結束、定下十九大開會日期時就已經安排好,這些決定不會在十九大上「爭吵」。這些特徵和台灣政黨於中常會、中執會和黨代表大會之中,常常發生派系合縱連橫、人事傾軋和各式拉攏、排擠、惡鬥與結派不同,十九大是在「背書追認」已成形人事佈局的會議。
三、習近平會不會讓文革再現?
許多台灣的輿論都對習近平的「文革」、「紅衛兵」的「紅二代」背景,以及其思想「饒有興味」,甚至認為以習近平身上「流著文革的血液」,思想上恐怕會如文革採取「暴衝路線」。包括民進黨內執政團隊的中國觀察家們,都抱持這樣的主流看法。
事實上,習近平個人是文革的「受害者」,他的父親習仲勛在文革時期被鬥爭得非常淒慘,甚至坐牢。習近平因為有此際遇,多次強調自己「不走老路」的主旋律,對文革的態度也繼承鄧小平以來的一貫基調,認為是「完全錯誤的」。在網路科技極為發達的時代搞「文革」來樹立個人權威,也是不切實際的做法。「文革」對中共來說,是一個「歷史教訓」,共產黨對文革已經「免疫」,甚至有「警報系統」的機制,任何與文革「靠攏」的施政,都會在社會上自動拉警報。
故而習近平執政以來,從來不曾展現所謂「紅衛兵式暴走」的執政風格。相反地,習近平上任後,承接毛鄧,提出前後兩個三十年都不否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又為國家和政黨治理注入了法治和現代化的內容,和毛鄧相比,應該說,習近平是個更具有建制派色彩的現代領導人。
習近平沒有所謂「紅衛兵世代教條主義」的施政,反而不斷向類似新加坡李光耀家族的「開明專制」路線靠攏,甚至與李氏提出的「亞洲價值說」思想非常接近。明顯表現在,習近平要中國在鄧小平第一次改革開放三十年後,進行「2.0 版的改革開放」。一個描述非常不準確,但卻能讓台灣人理解的說法,就是他的施政參雜鄧小平、李光耀甚至蔣經國晚年的一些做法,且為了適應網路科技時代,創新許多概念,而不是照搬全抄。
四、習近平還會再幹十年嗎?
對於習近平在十九大後的任期,台灣社會有很多的「想像」,例如是否「還會再幹十年?」甚至更「八卦」的網路世代流行跟風《經濟學人》,將習近平稱為「習皇帝」,似乎暗示他將會藉著十九大「稱帝」,統治「千秋萬世」,這也是一個令人莞爾的誤解。
實際上,如果習「再幹十年」,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有這樣的政治實力。當然了,他如果「不再幹十年」,影響力也依舊存在。習近平未來「是不是在那個位置上、千秋萬世發揮影響力」就不重要,對習近平政治影響力的認識,或許可以參考曾經退居二線的毛澤東,和一直在幕後工作而從未擔任黨內最高職務的鄧小平,以及退休後依然發揮重大政治影響的李光耀。以毛澤東、鄧小平、李光耀等人為指標,他們晚年時並無正式官職,但是影響力比誰都大,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統治體制之下,也並非由「官職」來定義統治影響力,核心的意義本來就是要和職務脫鈎。習近平並非嚮往塑造個人權威的傳統政治人物,在帝制已經結束一百多年的現今社會,也不會再有千秋萬世的「皇帝」出現,所以,「習皇帝」之說荒誕而滑稽。
五、十九大後中共對台是軟或硬?
十九大最讓台灣人關心的部分,就是「十九大後,中共究竟會對台灣放軟或是強硬?」兩種推論都有人談論,也有人期待。
事實上,參考習近平近期的兩岸政治語彙,可發現習時代,大量偏好使用了如「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兩岸是命運共同體」等說法。他也堅定反對台獨,曾經說過「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將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分裂出去」的狠話,參考他在對待「港獨」上的態度就知道他對這個底線的堅持。所以,十九大之後,這樣的基調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只是「軟的地方會更軟,硬的地方會更硬」,如同近期「反台獨」會成為不可跨越的低標,統一會被納入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考慮,並朝向統一的方向不斷推進。同時,台灣問題將會被列入在中共的第二個「百年夢想進程」中。
來源:《多維 TW》月刊 02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多維 TW》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