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到底誰害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5-01 10:20

到底誰害誰?(葉柏毅報導)

路透社在川普上任一百天前夕,專訪了川普與蔡英文總統,結果兩篇專訪一攤開,我方覺得被陷害,主要是路透社在對蔡總統的專訪中,稱蔡總統提到,有機會會再跟川普通電話;但在對川普的專訪中,川普則是說,不會再接蔡總統電話。因此我方政媒人士一方面說路透社曲解了蔡總統原話,另一方面又說川普其實並沒有在專訪中說「不再接蔡總統電話」。所以不但什麼都是路透社的錯,我們也簡直像是被設局陷害,但問題是:真的如此嗎?

這個問題只要把焦點專注在「一個正常的新聞媒體會怎麼做」,答案就再清楚不過了。首先,以新聞焦點來看,川普先前主動接了蔡總統電話,打破台美間三十七年慣例與默契,那時我方還欣欣然悅悅然,認為達成了外交大突破,也讓台灣成了好一陣子的國際媒體焦點。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你知我知外國人也知,你不讓像路透社這樣的國際媒體,問蔡總統會不會再打電話給川普,難道要讓他們問前瞻計畫嗎?所以正常的媒體提問,一定會擬這個問題,不問才是失職。

在確立了這一點之後,接著就來檢視同樣備受爭議的雙方關鍵問答部份。首先,在「蔡總統有沒有可能再打電話給川普」這個問題上,府方說,總統當初的回答是:「我們不排除有機會跟川普總統本人能夠通電話。」依國安會祕書長辦公室主任趙怡翔的說法,這句話「是一句被動的話」。但問題是:就算我們說中文的人看了,也看不出這句話哪裡被動了?即使簡化成「我們不排除跟川普本人通電話」,有「被動」嗎?既然中文都不被動了,你要人家英文如何譯成被動?再從大脈絡來看,當初是蔡總統先打電話給川普的,既然如此,未來又有什麼理由,會讓川普主動打電話,而蔡總統「被動接聽」呢?不客氣地講,說這句話是被動態度,才完全是主觀看法。這句話如果不譯成 "We don"t exclude the opportunity to call President Trump himself." 那請問英文很好的趙先生,何不試譯一下,給英文不好的我們觀摩觀摩,順便也教教路透社?此外,趙先生還說,路透社標題太簡化,忽略了總統的附帶這個前提啊那個條件的。但是請注意,那是新聞標題。任何學過新聞的人都知道,標題是越短、越引人矚目越好。首先,你能說路透社標題下錯了嗎?你可以說它聳動,但要說它錯了似乎很難;其次,它只是新聞標題,怎麼可能塞得下你要求的這個前提啊那個條件的?術業有專攻,再不客氣地說,指責路透社新聞標題太簡略,根本就是沒學過新聞的人所說的外行話。

再談另一個問題,就是某些人說:川普在回答路透社問題時,並沒有講「不再跟蔡總統通電話」,這同樣可以由文字與事態脈絡兩部份來看。首先,就事態脈絡來說,當初是蔡總統打電話給川普,你知我知路透社也知。所以,若依某些報紙所言:「川普根本沒說拒絕小英來電」時,不就正指出了,當初是我方「主動」打電話給川普的,而路透社想問的,也正是我方未來「可不可能繼續主動打電話給川普」;這不正好證明了,在打電話這件事情上,我方是主動而不是被動,並同時也反駁了趙先生所稱的「被動回應」呢?況且,所謂「被動回應」的說法也很奇特。請問有哪個專訪,是在訪問者還沒問問題之前,受訪者就先自說自話侃侃而談起來的?有哪個專訪的受訪者,不是「被動回應」的呢?這「被動回應」的指涉,未免太模糊。再來,就川普受訪的內文而言,川普在訪談中說,他「已經跟習近平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人關係」,他「現在不想給習添麻煩」,他一再強調習近平是他朋友,因此他不願意「做任何像那種方式的事」。這句話的原文是: "I wouldn"t want to do anything that comes in the way of that." 如果沒有上下文,你驟然看這句話是看不懂的,因為你搞不清楚這句話的最後一個代名詞「that」,代替的是什麼。事實上,它代替的,就是國內媒體不知有心還是無意略而不提的,路透社問川普的那個問題:「你是否會再接另一通台灣總統的電話?」所以,川普的答案已經講得再明顯不過了,就是「不會」。怎麼可能,或可以說川普並沒有講呢?

在把這兩個問題都搞清楚之後,我們才知道,為什麼趙怡翔先生老寫信給路透社要求更正,路透社都不理他的緣故,因為你要路透社改什麼呢?國際媒體不是台灣媒體,他們都敢公然跟川普對抗了,怎麼會任由你小小台灣擺佈?台灣政界人士操弄媒體慣了,似乎誤以為對國際媒體也能這樣做。說你愛聽想聽的就叫專業,說你不愛聽不想聽的就叫做假新聞,這帽子也未免扣得太大。而且,這不叫專業,這叫專制;若媒體真的因此而更動內容,才叫自失本分。台灣最大的問題,一在愛無事生波,二在不尊重專業,以為會寫字的就會寫新聞。而它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台灣始終不肯面對現實,老以受害者自居。如果台灣不再改變這種心態,那麼台灣「被欺負」、「被作假」的情況,永遠只會多,不會少。但是再這樣鬧下去,除了出口轉內銷之外,真正在國際社會,有誰會看得起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