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處于“最佳擊球點” 將踏上兩位數的增長軌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印度已處於“最佳擊球點” 將踏上兩位數的增長軌道
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慢。巴西經濟深陷滯脹。受西方制裁和油價大跌打擊,俄羅斯經濟衰退。南非經濟效率低下、政治腐敗。在對新興市場的普遍失望中,一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印度--卻鶴立雞群般地令人刮目相看。國際問題分析員方寸間對此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大國”這一頭銜,接任者是印度。
看好印度正成為時下國際投行的關鍵詞。
高盛集團預測印度將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其他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的經濟增長速度都不如印度快。
印度政府在經濟調查報告中稱:“印度已處於一個‘最佳擊球點’——這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上都相當少見——使其最終將踏上一個兩位數的中期增長軌道。
這種勢頭將使印度達到基本目標——讓所有現存的貧困和弱勢群體‘擦去眼淚’,並為日益增加的年輕人和中產階級提供機會,使雄心勃勃的印度發揮出無限潛力。”
bwchinese中文網多次發表相同的觀點,當所有金磚國家的經濟都在放緩,只有印度是一個明顯的例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印度經濟增速將在明年超過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中國。
印度政府稱:“調查報告顯示,現在印度似乎已經度過經濟減速、通脹持續、財政赤字增加、國內需求疲軟、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失衡和盧比幣值波動的時期。”
《經濟學家》認為,印度有望成為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大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過去新興市場是全球經濟的希望所在,但如今給人們帶來的更多是悲觀。
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慢。巴西經濟深陷滯脹。受西方制裁和油價大跌打擊,俄羅斯經濟衰退。南非經濟效率低下、政治腐敗。在對新興市場的普遍失望中,一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印度--卻鶴立雞群般地令人刮目相看。
印度政府公布的最新規劃中稱,預計2015年印度gdp增長率將超過8%,並在隨后幾年突破10%。與此同時,中國的增長正在放緩。
來自印度方面的官方訊息:經過20年的飛速發展,中國將在今年卸任“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大國”這一頭銜,接任者是印度。
《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導,印度政府預計,下一個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加速增長,增速將達到四年高點8.5%。這個南亞國家由此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印度財政部近期在預算前評估報告中稱,預計始於4月份的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8.1%-8.5%。最新增長預測遠高於財政部對本財年7.4%的增速預期。
這份調查報告稱,油價下跌和政府實施經濟改革的承諾改善了印度經濟前景,盡管美國利率前景和歐元區局勢存在不確定性。報告稱,如果樂觀情緒和經濟改革持續,印度經濟增速最終可能達到10%以上。
印度經濟的利好因素數不勝數。印度人民富於進取精神,12.5億總人口中大約一半25歲以下。它很貧窮,因此后發追趕的空間很大:2013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為5500美元,相比之下中國和巴西分別為11900美元和15000美元。
印度經濟因地方政府在邊界上的征稅而支離破碎,不過如果各黨派能夠支援通過一項貨物服務稅法,那么將會形成一個真正的共同市場。印度經濟的潛力明擺著,問題始終是它是否能夠釋放潛力。
對印度樂觀的人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印度gdp增速達7.5%,甚至超過了中國。不過單單是這個很多人認為不可靠的數字最不值得大驚小怪。
經濟基礎似乎日益穩定更為重要得多。通脹10%以上高企多年后終於下降一半,經常項目赤字規模已經縮減,盧比幣值穩定,股市一片繁榮。
而且對於一個石油4/5靠進口的國家來說,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也是福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降低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時對印度經濟的預期大體不變。
一如各方預期,為刺激增長激活經濟,莫迪政府宣布於4月起的財政年度投資7000億盧比(約880億港元),改善殘舊的道路和鐵路系統,同時針對國內電力經常中斷的問題,開展五個“超級發電計劃”。另一邊廂,企業利得稅將在四年內由30%降至25%,以吸引投資。
深化改革的可能性是印度經濟大有希望的真正原因。去年五月印度人民黨領袖莫迪(narendra modi)因承諾振興經濟而在選舉中大獲全勝。
最初幾個月他的政府著力提高拖沓的公共服務和進行其它有用的基礎工作。不過新一屆政府改革信條的真正檢驗是賈特里的預算案。
利用財政和貨幣紀律鎖定利好是預算中容易實現的。國有銀行需要資本,而且既然國家不能提供這部分資金,那么賈特里必須讓潛在股東相信國有銀行的運營會與政客保持距離。
在全球的投資者眼中,這份被論家拿來跟1991年印度預算案(把該國引向貿易、投資自由化)相提並論的印度“收支大綱”,足以決定這頭亞洲巨象能否打破數十年來經濟“逢二進一”的宿命,登上前所未見的臺階。
印度股市去年漲近四成,跟恢復牛氣的a股並駕齊驅。論經濟增長,該國現財年(今年3月結束)增速估計達7.4%,來年增長率預期介乎8% 至8.5% 之間,明顯勝於中國。難怪《經濟學人》兩周前的封面故事以a chance to fly(起飛之機)為題,替巨象插上翅膀,期望印度一飛沖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ihs化學公司近日均預測,2015至2017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由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印度新一屆政府在“印度生產和清潔印度”的口號下,正鼓勵不斷擴大生產,並推動印度在基礎設施和衛生方面進行巨額投資。
新政府承諾將建立100座現代化城市,並投資1萬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新口岸和近20000千米的公路;規劃建設高鐵網絡,其中包括25000千米的高鐵軌道、多輛高速列車和數百個車站。
新一屆政府同時宣布,到2020年之前使印度所有家庭都擁有廁所,目前印度幾乎半數人口不具備這樣基本的衛生設施。
上述行動計劃為印度石化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特別有利於塑料行業的振興。印度石油公司石化業務執行董事米特拉表示,新一屆政府支援工業化並強調經濟更快速增長,為此公司將著力拓展石化業務。
目前印度gdp增速已從4.5%提高到接近6.0%,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將使未來幾年塑料消費量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我們預計2021年印度人均塑料消費量將翻番,由9.7千克增加至20千克,這需要每年新增一套蒸汽裂解裝置。
目前印度石化行業發展仍然緩慢。原因是缺乏優勢原料和人均塑料消費量較低。印度人均塑料消費量大約是美國的1/10,也僅是中國的1/4。信誠實業公司負責聚合物和裂解業務的阿賈伊•沙阿稱,未來印度石化行業將快速發展。
另據印度《經濟時報》此前報導,印度總理莫迪表示,要把印度打造成20萬億美元經濟體,莫迪在演講中說:“今天的印度是一個規模2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難道我們不能夢想一個20萬億美元的印度嗎?”
世界銀行日前在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印度經濟增速將在2016到2017年間超越中國。而近日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印度參加一個投資會議時說,預計2015年印度經濟將增長6.4%,2016年或有更加良好的表現。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