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稻作減產 轉種雜糧 提高生態溫室補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3-20 14:36

農委會農糧署今年推動許多重要農業轉型計畫!由於台灣長久以來稻米生產過剩,雜糧則高度依賴進口,因此今年推出的「大糧倉計畫」,目的是調整作物結構,期望讓稻作減產 3 萬公頃,轉為雜糧種植。此外,為鼓勵友善農耕,特別開辦生態獎勵補助;而溫網室設施補助也從三分之一調高到二分之一。(劉敏娟報導)

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 3 月 20 號召開「106 年重要工作說明會」,邀請花蓮縣農業處、鄉鎮公所、各農會前來了解。

東區分署長陳啟榮說明,今年推動許多重要的農業轉型計畫,包括為了穩定市場供需,輔導農友興建加強型溫網室設施,生產高品質蔬、果、花卉、特用及種苗產品,補助比例由三分之一大幅提高到二分之一。

此外,由於台灣水稻生產過剩,雜糧則高度依賴進口,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希望能引導農友調整作物結構。陳啟榮表示:「台灣種植水稻面積有 27 公頃,超過需求量 24 公頃,希望引導種植進口數量很大的雜糧作物,同時也可以減少農業用水需求,規劃到 109 年增加轉作雜糧總面積 3 萬公頃,東部地區的目標為增加雜糧面積為 4000 公頃,其中包括大豆 1 千公頃,其他雜糧或東部特色作物 3 千公頃。」

今年度在友善農耕的補助項目,也做了重大調整,特別開辦生態環境獎勵補助,每年每公頃 3 萬元;轉型有機收益減損補貼,水稻與蔬菜每年每公頃 3 萬元,其他作物每年每公頃 5 萬元,如果是有機驗證的農地或登錄為友善耕作農地,也提供生態獎勵,每年每公頃 3 萬元,補貼期間為 3 年。此外,有機驗證費用由 8 成提高為 9 成;還有 6 大友善環境耕作肥料補貼措施,如有機質肥料每公斤從 1.5 元提升為 2 元等。

在國人關心的食品安全方面,也有相關計畫措施,如推動農產品可溯源機制;提高農藥殘留查驗頻率,如高風險性產品提高十倍、一般檢驗增加兩倍抽驗,提高農產品安全。並推動校園營養午餐採用國產生鮮食材 (採用四章一 Q 政策),也加強校園生鮮食材農藥殘留抽驗等。

陳啟榮認為:「這些重要的變革,不管在推動有機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方面,相信都有很大的助益。」

如果農民或農作生產團體想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向農糧署各地分署或者農會等單位查詢。(照片說明:花蓮毛豆收成)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