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不該沉默時沉默 民主女神光環褪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2-26 09:07

緬甸上周宣布結束在若開邦的軍事行動,羅興亞人道危機可望暫緩,不過翁山蘇姬 (Aung San Suu Kyi) 實際領導的「全民盟」政府連月來未能制止暴力,惹來國際社會強烈不滿,其上台時「民主女神」光環在更高的政治道德標準審視漸褪色。

學者認為,蘇姬在處理羅興亞問題上受掣肘,但她面對穆斯林法律顧問遇刺一事反應低調,在其治下言論和新聞自由更有倒退迹象,她責無旁貸。蘇姬在國對爭議保持沉默,反令外界質疑更深。

羅興亞人道危機去年 10 月起變本加厲,當時若開邦北部鄰近孟加拉邊境有警哨遇襲,9 名警察喪生,緬甸安全部門隨即展開「反恐」行動報復,此後不時傳出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遭大規模殺害、虐待和強姦。聯合國估計 6.9 萬名羅興亞人因此逃往孟加拉,有匿名聯國官員指遇害羅興亞人恐逾千。聯國月初最新報告重申,緬甸當局所為「很可能干犯了反人道罪」;緬甸政府否認指控。

國際社會一直期望,實際領導緬甸文人政府的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介入解決問題。可是她在羅興亞問題上始終低調,偶有難得表態,卻是質疑外界過於聚焦負面情况。多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去年底聯署,批評同是諾獎得主的蘇姬在保護羅興亞人方面無所作為,反映國際社會對其失望。

研究緬甸的學者為蘇姬出聲,指她有受到軍方和國內佛教民族主義者等的壓力,雖低調應對羅興亞危機,卻非撒手不管。

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基普根 (Nehginpao Kipgen) 向香港《明報》指出,蘇姬的角色「關鍵卻有限」,批評之外,亦要承認她在有限能力內的成果,例如她頂住部分政黨反對壓力,建立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 (Kofi Atta Annan) 領導的委員會,又成立由軍方代表副總統敏瑞 (Myint Swe) 領導的另一委員會,各自調查羅興亞人道危機,並成立新機構加速審批羅興亞人的公民權申請。

惟外界仍詬病蘇姬迴避評論穆斯林事務。有孟加拉裔血統的著名穆斯林律師郭尼 (Ko Ni)1 月底在機場遭槍殺,這名蘇姬長期法律顧問致力推動修憲限制軍方權力,又不時發言捍衛國內穆斯林人權,全民盟有質疑事涉政治暗殺,惟蘇姬從未公開回應,也沒親身參加葬禮,令人懷疑她不想觸怒可能是幕後黑手的軍方或佛教民族主義者。

如果說蘇姬在上述議題受掣肘,近期圍繞言論和新聞自由的爭議,她則責無旁貸。「全民盟」2016 年 3 月執政至今,有最少數十名傳媒人被沿用軍政府時代惡法拘捕,部分更是因公開批評蘇姬或其他「全民盟」領袖獲罪。例子包括 Eleven Media 總編輯及行政總裁報導全民盟仰光省長漂敏登涉嫌收賄,即使該報後來撤回報道,二人仍被控刑事誹謗罪。

保護記者委員會東南亞高級代表克里斯賓 (Shawn Crispin) 質疑,蘇姬政府坐視有過時法律依然被用以打壓新聞自由,而有案件涉及蘇姬的批評者亦尤其令人憂慮。人權監察上月亦呼籲蘇姬政府停止起訴和平批評者,同時尋求修改或廢除刑事處罰非暴力言論的法律。

蘇姬上台後對國內爭議沉默,反而換來更大質疑。基普根認為,蘇姬及其「全民盟」政府可以和應該做的是,停止否認當局對待羅興亞人有違反人權,與軍方合作中止暴力及向受影響民眾提供人道援助,以及推出確切和有系統的短期和長期政策或計劃,以解決羅興亞人身分和公民權等基本問題;此外,蘇姬政府還應鼓勵和保證新聞自由,與軍方皆要承認自由的傳媒是維持民主運作的關鍵。

羅興亞穆斯林人口近 100 萬,佔緬甸全國約 1/50,一直不為信仰佛教的緬甸主流社會承認。不少緬甸人還質疑他們只是從鄰國偷渡而來的「孟加拉人」,強烈抗拒以「羅興亞人」稱呼。羅興亞人受迫害情况近年變本加厲,基普根 2 月初在《曼谷郵報》撰文,直指解決問題最大責任落在緬甸軍方、公民社會和公眾身上。

基普根解釋,軍方及其控制的內政部、國防部和邊境事務部,與羅興亞人聚居地區的暴力直接相關,按目前政府權力分配,若無軍方配合或同意,蘇姬根本無法制止暴力。他續指,緬甸公民社會組織大多由佔全國六成人口的緬族建立,他們普遍拒絕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身分,自然抗拒為其發聲,只有整體公眾輿論有變,才能施壓軍方和全民盟政府軟化態度。

化解爭議第一步,大概是釐清暴力行徑責任誰屬。路透社周二 (2 月 21 日) 引述警方內部文件,指內政部正調查有安全部隊成員涉隱瞞兩名羅興亞犯人羈留時死亡,是首次有官方證據顯示安全部隊執行「反恐」任務時涉錯誤行為。

不過有與軍隊和警方關係密切人士透露,兩邊「正嘗試互相卸責」,「軍方沒預期國際社會有如此強烈反彈,它正受壓要展開調查」。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