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臨泉:種下「情感樹」 趟岀致富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27 20:30
「木一合起來是個本字,意思是不忘家鄉不忘本。」在外打拚多年後,安徽木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楊長嶺,選擇家鄉臨泉縣姜寨鎮,作為自己新事業落地的第一步。而以樹為媒,將情感作為「互聯網+旅遊」橋樑紐帶的創意,讓楊長嶺第一年營收2800萬,接近成本的1/4,並帶動近200名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安徽木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楊長嶺
汽車沿着公路,行駛至姜寨鎮坡寨村楊樓村時,拐上鄉村小路再走兩分鐘,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致,呈現在這片皖北土地上。綠色柵欄外,是一片灰色、未經修飾的北方農村,河邊散落的枯枝落葉透出冬日的蕭瑟。而柵欄內,卻處處透出精緻,道路齊整,綠意漸濃,碧波蕩漾的清渠中,一群鴨子在愜意地游來游去。
「外面那棟青灰色的磚瓦房,就是我的家,我出生在那裡。」柵欄內,就是安徽木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一期項目。大學畢業後,楊長嶺在廣東打拚十餘年,靠做化工起家。身在異鄉的他一直關注着家鄉的變化,2014年底,楊長嶺想為家鄉做貢獻的願望迎來一個好機會。
「當時『遇樹林豐』電子商務平台剛剛搭建好,需要一個地方作為試驗基地。而這時老家又來佛山做『接您回家』活動,讓我決定把基地選在了這裡。」楊長嶺說。
2015年5月,安徽木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資1.2億元占地面積1000畝的一期工程很快動工。2016年6月19日「父親節」,木一開始通過「遇樹林豐」電商平台進行苗木的網絡銷售,7個月時間售出7萬棵樹,營業額2800萬元。
「我們的創新之處,在於把樹作為橋樑紐帶,將情感寄託、互聯網、苗木基地融為一體,提出『為愛的人種下一棵樹』。」楊長嶺說,類似的嘗試以前國內也有,比如種菜的遊戲,也可以到現實的田裡收菜,但這些嘗試有的只做互聯網,有的只做情感寄託,最後效果都不好。
楊長嶺介紹,以往大家在值得紀念的日子會買一束鮮花,但三五天就凋謝了,如果通過互聯網為愛的人種下一棵樹,並隨時可以前往最近的苗木基地進行養護,寄託情懷,效果就會非常好,「買一棵樹,進入園區就可以免去門票,而且每年樹的價值都在增加。」
在苗木銷售的基礎上,安徽木一的鄉村旅遊也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中2017年上半年,木一就將舉行臨泉第一屆櫻花節,以及全國性的自然水域垂釣大賽。
「一年16個活動,每個月都有活動,每季度都有大型活動。一期項目30萬棵樹,對應30萬個人,如果他們每年來一次,一次帶2個人過來,一年客流量就是90萬,平均每天接近2500人次。哪怕每人只買一個茶葉蛋,對服務業的帶動都是很大的。」楊長嶺說。
安徽木一的快速發展,為當地貧困戶帶來了福音。近200名貧困戶通過帶資入股、產業脫貧、土地流轉、就地打工,實現了收入的快速增加。
今年70多歲的楊殿發是楊樓村的貧困戶,老伴心臟不好不能勞動,家中兩個孫子上大學,生活艱難。
2015年,楊殿發將家中6畝地流轉給安徽木一,每天到園裡打工。一個月2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轉費,讓老人家庭條件逐漸好轉。
聽說木一以後要建旅遊景區,楊殿發打算攢下錢在景區租個攤位,讓老伴去賣家鄉小吃,那時收入就更多了。
「木一總投資5億元,規劃占地面積5000畝,未來將成為區域範圍內很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我們也將圍繞木一重點打造鄉村旅遊,進而助力脫貧攻堅。」姜寨鎮鎮長郭培峰說。(韓震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