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金管會:私募措施公布後 今年股東會通過案 仍溯及既往適用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今(2010)年有180家上市櫃公司擬辦理私募,創下家數最多紀錄,為了解決上市櫃私募案流弊,金管會今(30)日上午舉辦公聽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未來相關措施公布後,無論今年股東會是否已經通過私募案,都溯及既往立即適用。

金管會共擬具了 6 大措施,其中,最受矚目與影響最大是「最近年度有稅後純益且無累積虧損之公司,除私募資金用途為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外,應採取公募。」  


對此,台灣摩根士丹利公司出席代表建議,對上市櫃公司來說,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有助於強化公司治理、改善財務結構,因此,希望金管會能放寬策略性投資人之定義,不要減少公司籌資管道。

凱基證券代表也建議,策略性投資人的範圍,至少能包括該公司的相關水平產業,而不要只拘限在上中下游產業。

對此,吳當傑回應,對策略性投資人的定義範圍,金管會目前沒有最後定案,且策略性投資人範圍也未排除「私募股權基金」(PE Fund),也可以考慮納入水平產業,未來會再集思廣義。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將有180家公司辦理私募,上半年有77件,佔所有籌資案件的3成,而下半年的私募案則會比上半年多。此外,今年已經通過股東會準備辦理私募的銀行與金控業者,則有7家之多,私募籌資的總金額高達1500億元。至於增資的目的,多數是前往中國投資佈局。

由於今年上半年已經有那麼多公司通過私募案,若新的監理措施公佈後,是否溯及既往適用?吳當傑表示,基於保障投資者權益,市場只要有不合理的現象,當然就必須要立即改正。

吳當傑強調,儘管有些公司股東會已經通過私募案,但只要新監理措施定案公布後,就必須立即適用。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