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為逃稅案巨額撥備 匯控150周年不派特別股息 股價應聲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匯豐控股昨(23)日公布業績,去年純利131.2億美元(約1016.8億港元),按年倒退16.1%。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今年踏入150周年的匯豐控股(0005-HK)(HBC-US)(HSBA-UK),獅王雄風不再,沒有特別股息,只有一單接一單的醜聞,股價回到兩年多前。受罰款賠款支出及撥備共37億美元(286.75億港元)拖累,昨公布的去年度純利131.2億美元(約1016.8億港元),按年倒退16.1%,遠遜市場預期的倒退3.5%至12%。業績數據一出,匯控股價在倫敦曾急跌6.28%,至昨晚11時,匯控ADR跌4.52%,報68.749港元,拖累港股在外圍瀉266點,市場料該股今日繼續捱沽,並影響恒指表現。

香港《文匯報》報導,匯控去年稅前盈利186.8億美元,按年倒退17.2%,第4季派息0.2美元,連同首三季的派息0.3美元,全年派息0.5美元,按年輕微增加1美仙。期內營業支出412.5億美元,升近7%,主要由於監管成本上升;另外與操控外匯有關等開支,也涉及11.87億美元,使該行的成本效益比率按季再增4.8個百分點至67.3%,股東權益回報率大幅降至7.3%。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為11.1%,按季回落0.1% ,但仍達標。

單計第4季,表現更差,僅賺17億美元,是自2011年開始公布季度業績以來最少,按年更大幅倒退56%,主因旗下瑞士私人銀行協助客戶避稅,連同為其他罰款、和解開支、英國客戶賠償及相關撥備,該行總計撥備37億美元作罰款及賠償開支。

匯控主席范智廉就該行旗下瑞士私人銀行,涉及協助客戶逃稅一事上致歉,對今次事件感遺憾,指事因8年多前的資料失竊,引發稅務調查,目前正徹底改革私人銀行業務,加強對整個客戶群的盡職審查及稅務透明度,現時有關私人銀行的客戶及所服務地區數目,已較2007年規模縮減至三分之一。

他承諾,集團會落實經合組織的共同匯報標準及其他措施,持續加強各項監控,以確保絕不會在知情下,與企圖逃稅或利用金融系統犯罪的交易對手有業務往來,符合社會對銀行的期許。

匯控去年稅前盈利較2013年下降38.9億美元,其中37億美元是作為罰款、和解開支、英國客戶賠償及相關的準備。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去年該行表現未如理想,第四季更陷入艱難境況,拖累了首三季所取得的成績。但他形容第四季業績所面對的挑戰,也同樣是行業整體所面對的考驗。

觀乎匯控去年盈利的分佈,亞洲區仍是最賺錢,佔整個集團稅前盈利78.3%,錄得稅前盈利146.3億美元,但按年仍要跌7.7%。香港區的稅前盈利一支獨秀,錄得81.42億美元,按年微升0.66%。

盈利貢獻第二大的為中東及北非,雖然按年多賺8.3%創新高,但實質的稅前盈利只錄得18.3億美元,與本港仍差一大截。北美稅前盈利14.2億美元,按年升16.4%。歐洲業務表現不濟,稅前盈利不足6億美元,按年勁跌67.4%;拉丁美洲業務同樣慘情,稅前盈利2.2億元,按年勁跌88.8%。

在各項業務中,俗稱「炒房」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GBM)稅前利潤,只有58.89億美元,按年大跌38%。歐智華表示,炒房在首三季的表現相對較佳,只是第四季表現轉差,惟這是業內許多機構都面對的同樣問題。

該行最大的盈利貢獻為工商金融期內稅前利潤,上升3.6%達87.44億美元,刷新了紀錄,並佔該行盈利46.8%;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的稅前利潤只有56.51億美元,按年跌15%。歐智華指出,有關業務收入減少,主要因該行正在重整業務。(接下頁)

[NT:PAGE=$]

匯控去年業績幾近令全球分析員失望,股價在外圍「插水」下挫,倫敦股價一度急挫6.28%,低見67.49港元,創2011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其ADR亦一度大跌5.1%,至昨晚11時,匯控ADR跌4.52%,報68.749港元。分析員料今日匯控在港股時段,幾可肯定跌穿70元水平,勢必影響恒指表現。而於昨日港股時段,匯控收報72元,微升0.069%。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昨認為,此份匯控業績令人非常失望,不單未來還可能繼續被罰款,其自身的業務也沒增長亮點,也未能於150周年時派特別息,他實在想不到投資匯控的誘因,建議手上沒貨的投資者不要追入該股。

他指出,該股短期肯定失守70元水平,料中線向下試65元水平。這是由於該行就旗下瑞士私人銀行業務的賠款,可能陸續有來,雖然去年已撥備了37億美元,但比利時、法國、阿根廷、瑞士及印度等多個地區的執法機關,正就有關的逃稅或稅務詐騙、洗錢和非法跨境招攬銀行業務等,對匯豐瑞士私人銀行作調查,其中比利時及法國已對匯豐作正式刑事檢查。

故此,匯控未來可能被判處的罰款金額極不明朗,數額可能甚大,這負面因素將會繼續困擾匯控未來一段長時間。

另外,匯控在過去幾年,能出售的優質資產,已出售了十之八九,至於該行的基本盈利能力,卻沒有很大的改善。植耀輝指出,該行的三大指標,包括成本效益率、核心第一級資本比率都不能令市場滿意,只有股東回報率一項勉強符合投資者意願。這顯示該行的業務並沒亮點,若單靠香港盈利來支撐,倒不如買友邦(1299-HK)等股份。

匯控表明今年不會因150周年而派特別股息,只有待美國加息,才能擴闊該行的息差水平,雖然匯控目前有逾5%的股息率,但由於市場上還有很多好的銀行供選擇,故他認為沒貨在手的投資者,不宜買入匯控。

外國的大行對匯控的業績同樣抱負面態度,Shore Capital分析員Gary Greenwood表示,昨日公布的業績並不具參考價值,因該行或持續被揭發負面消息,集團往後的成本將續升,甚至會超過其收入。

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指,匯控去年的基本盈利僅228億美元,較該行預期低7%,第四季稅前盈利29億美元,更為多年來表現最差,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按季跌10個點子。

該行指,匯控未來撥備料會增加,預期整體股東回報率在2017年,會進一步跌至8%。為實現新的股東權益回報率目標,料匯控將進一步降低成本,市場將關注有關計劃的可行性,以及至2017年底短期減省成本的內容。(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左)、主席范智廉與「新獅王」合照。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匯控昨日公布去年度業績,其中股東權益回報率(ROE)表現令人失望,按年下跌1.9個百分點至7.3%。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同時宣布,因應營運環境相較2011年已出現改變,在新營運環境下,特別是合規成本及資本要求的提高,該行將下調未來3-5年的ROE至10%以上,不再維持在12%至15%水平。

歐智華解釋,在新營運環境下,預期終點基準的普通股權一級比率需要達至12%至13%,所以將影響ROE1.4%至2.5%,而銀行稅及合規成本的增加將分別影響ROE0.3%及0.6%。以終點基準計算,匯控截至去年底的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為11.1%,高於目前的監管要求,未來將努力達到相關準則,故歐智華稱集團短期內無集資需要。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匯控的業績低於市場預期,不少高層更因而被下調薪酬,歐智華2014年整體酬金減少5.15%至761.8萬英鎊(約9083萬港元),當中浮動薪酬大減近四成至僅340.2萬英鎊(約4056萬港元),財務董事麥榮恩亦要減少7%至408萬英鎊,惟主席范智廉整體薪酬卻升4%至253萬英鎊。於昨日的電話會議上,有記者問及減薪是否與協助逃稅事件有關,歐智華否認並稱,減薪僅由於其於外匯操控及其他事件上監管不力所致。

周一有外媒揭發,歐智華於2005年至2007年期間透過巴拿馬註冊公司,曾存入500萬英鎊至涉及協助客戶逃稅的匯豐瑞士私人銀行。歐智華於電話會議中再次強調,該戶口僅用於存入自己的花紅,用意是避免香港的同事得知有關金額,純粹為保護個人私隱。

歐智華坦言,自己2005年至2007年期間已繳納英國的最高入息稅率,從沒欠交稅款。他又稱1990年代時基本上每個人均會擁有一個海外戶口,認為自己做法並無不妥。

匯控管理層於電話會議上多次強調,未來集團經營環境將會日漸變得困難,有憂慮匯控的派息政策會否因而改變,范智廉於同一電話會議上安撫稱,集團的派息政策穩定,即使面對成本上升,但集團有充足的資金,相信會夠維持漸進式派息政策。

2015年乃匯控成立150周年,市場憧憬匯控會因而派發特別股息,但范智廉否認有關傳聞。(接下頁)

[NT:PAGE=$]

《文匯報》社論分析,匯控業績大幅下滑,主要受官非纏身需大手撥備所累,而逃稅風波仍未完結,匯控更可能面臨天價罰款,短期內業績難以樂觀。匯控須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加強監控,重樹金融巨擘百年老店形象。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深化改革開放,匯控更應把握中國金融改革的機遇,積極拓展中國業務,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匯控近年屢屢捲入嚴重違規事件,不僅聲譽嚴重受損,更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匯控去年盈利較2013年下降39億美元,其中37億美元就是用作各種罰款、和解開支、客戶賠償及相關的準備。但在全年業績公布前夕,匯控又被爆出替客戶逃稅的醜聞。一石激起千層浪,目前,除美國司法部及稅務局對匯控咬住不放外,比利時、法國、阿根廷、瑞士及印度的監管機構亦正就逃稅或稅務詐騙、洗黑錢及非法跨境招攬銀行業務,對匯控涉事分行進行調查,有些調查已經進入刑事調查階段。逃稅風波使匯控企業形象和業績再受重創,事件何時了結、涉及的罰款極不明朗,匯控在業績報告中亦指出,可能面對很大的數額,未來一段時間內盈利狀況必然受壓。

今年是匯控成立150周年。匯控由扎根香港,逐步以「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經營策略走向全世界,成為業務遍及歐亞美的國際金融巨企。但是,近年匯控擴展新業務版圖,為追逐豐厚回報,多次踏入「雷區」,接連遭到洗黑錢、助客逃稅等指控。這與守法經營、符合道德的企業操守背道而馳,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匯控因為重罰而收緊業務管制及控制成本上升,收入增加面臨更大挑戰。要擺脫這種經營困境,匯控唯有痛定思痛,加強各項業務監控,嚴格依法經營,重建穩健誠信透明的經營文化,避免重蹈覆轍。

當前環球經濟充滿不明朗因素和挑戰。當然,禍福相倚,有危亦有機。匯控主席范智廉認為,目前亦有不少有利的趨勢,支持集團對未來一年作出正面展望,其中中國對外投資呈現增長趨勢、人民幣有望進一步自由化和國際化,以及中國經濟由依賴出口轉為依靠內需,令人鼓舞。的確,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性轉型的階段,正積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中國由製造業大國向資本強國轉向,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加速,未來中國的金融業、服務業發展空間更大。匯控熟悉中國市場運作,應該把握良機,大展身手,一洗頹勢,令整體業績重現曙光。

匯控2014年度面對罰款支出

與美國聯邦房屋金融局達成和解協議相關的準備  5.5億美元

與外匯操控調查相關的和解開支及準備      11.87億美元

重組架構及其他相關成本            2.78億美元

環球私人銀行業務就監管調查提撥的準備     6,500萬美元

英國的客戶賠償計劃              12.75億美元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