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機構資金熱捧新債中標利率低于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雖然近期資金成本已經顯著走高,但1月27日招標的國債和國開債,中標利率卻均低于預期。更值得一提的是,一貫由于“商業化轉型”而遭市場“抬價”的國開債,27日新債的中標利率卻低于半個月前農發行發行的同期債券。

據財政部公告顯示,27日招標的260億元人民幣2年期固息記賬式國債,最終中標利率為2.01%,低于此前市場預期均值7個基點。同時,本期國債投標量為388.7億元,投標倍數為1.5倍。

“邊際中標利率只比中標利率高4個基點,說明市場的分歧不大。”27日,一城商行債券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同一天,國家開發銀行招標的5年期固息金融債,獲得200億元的追加認購,最終發行規模達到400億元。其中,首場投標總量達到391.4億元,對比首場168.3億元的招標總量,使投標倍數達到2.33倍,最終中標利率為3.60%,低于此前3.68%的預測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國開行目前正在進行商業化轉型,其發行債券一向遭受市場的“偏見”,要求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其他類型金融債。但本期國開債的招標結果,對比12天以前農發行發行的5年期固息金融債,中標利率居然還低了5個基點。

對此,前述交易員認為,在信貸投放受到限制后,銀行機構的資金當前的確在向債券市場轉移的傾向,而且27日兩只新債招標,相比而言國開債收益率不錯,也得到市場更多青睞。這一點從27日發行的國債并不太高的認購倍數也可看出。

不過另有市場分析認為,部分被要求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銀行已經繳款,影響了大型商業銀行對該期國債的需求,而小機構雖資金實力有限導致參與率不夠。而在目前通脹和升息預期壓制下,市場可供選擇的券種較少,只得轉而追捧國債,意外拉低中標利率。

27日相關公告顯示,對于該期國開債,中銀國際以35.6億元居認購額首位,國海證券和建設銀行分別以31.8億元和30億元的認購額位列第二三位。

同時,央行近期頻繁出臺舉措回收流動性,導致資金成本開始逐漸攀升,27日,7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依舊延續漲勢,1.5710%的報價較上一交易日又升3.46個基點。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機構仍舊對新債熱捧,或也顯示出新年伊始,由于新債供應量較小,已成為新債一出即成“香餑餑”的主要原因。

不過兩只新債的招標結果并未影響到27日現券的走勢,主要原因在于央票發行利率意外走穩,已經導致當日現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反過來說,這一因素也可能是27日新債招標結果的影響因素。

面對市場對貨幣收緊的極度預期,本周二央行發行的1年期央票并未延續漲勢,被市場解讀為央行有意平緩市場的加息預期之舉。

但申銀萬國27日發布的報告認為,去年12月中國出口好于預期,降低了經濟增長的后顧之憂;但物價上漲超過預期,則增大經濟過熱憂慮,二者均使宏觀緊縮尤其是貨幣緊縮提前。考慮到短期內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但加息的必要性仍在增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