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臺風險不會轉嫁銀行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地方融資平臺風險的凸顯,已被認定為當前銀行業面臨的三大風險之首,成為制約未來銀行發展重大隱患。目前,中國政府債務分為中央與地方兩級,2009年國債規模約為6.2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為8.5萬億元。國際橫向比較,我國中央與地方兩級負債還算不高,整體債務在50%以下,尚處世界平均水平,風險可控。
——劉 勘”
信貸資金總量由去年的9.59萬億規模控制回落至今年7.5萬億,廣義貨幣量(M2)由去年29.74%增長控制回調至今年計劃增長在17%。伴隨今年房地產新政調控,上下游產業增長有弱化跡象,2009年近乎天量的信貸投放所帶來的“后遺癥”開始顯現。地方融資平臺風險的凸顯,究竟對該銀行行業帶來多大影響呢?
目前,中國政府債務分為中央與地方兩級,2009年國債規模約為6.2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為8.5萬億元,其中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占一般貸款余額的20.4%,全年新增貸款3.05萬億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貸款的34.5%。則中央與地方政府兩者債務合計為14.77萬億元,(2009我國GDP總量為33.5萬億),占去年GDP總量的44%。從國際標準來衡量,總債務規模/GDP應小于20%,但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中央與地方兩級負債還算不高,整體債務(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總體債務)在50%以下,目前尚處世界平均水平。以國際標準對比,風險尚屬可控范圍內。
今年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盡快制定規范地方融資平臺措施,防范潛在政府財政風險。監管部門要求4月底之前,各商業銀行要提交一份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階段性自查報告,并在年底前完成貸款核銷工作。
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此前公布了2009年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余額分別是7200億元、6463億元、5350億元、1393億元,其他未公布地方政府項目貸款的銀行,按照2009年基建項目新增貸款1.4倍估算,14家上市商業銀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大約2.68萬億元。而考慮到擔保不足占50%以及20%專項撥備,2010年商業銀行將額外計提大約2679億元。根據2009年年報顯示,14家上市銀行去年實現凈利潤累計達到4348.33億元,假設2010年凈利潤增長20%左右,則2010年上市商業銀行預計凈利潤將達到5218億元。這意味著若對地方融資平臺計提撥備,則2010年商業銀行的凈利潤理論上將出現一定幅度下滑。
但是,實際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大部分為中長期貸款,風險不會在短期內突然爆發,其風險也是逐年分散,可根據項目特點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和金融市場條件,積極拓展投資基金、股票等其他融資渠道,真正形成多元化融資結構。另外,在減輕財政壓力和銀行風險的同時,實現融資平臺的資產證券化和貸款證券化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分別為195萬公頃(2925萬畝)和585萬公頃(8775萬畝),即未來十年,國家規劃新增建設用地共為390萬公頃,約390億平方米,若一半用來房地產開發做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按1000元/平計算,則該部分土地名義價值為19.5萬億元,一般土地出讓凈收益占土地出讓收入40%,按此,則未來十年,地方政府可以獲得土地出讓凈收益約為7.8萬億元。目前,我國城鎮化率約45%,而西方國家平均在8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城鎮化率提高,政府投資基建類項目終將產生利潤,并且將會有效地降低和減輕政府負債規模,不至于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大規模轉嫁至銀行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