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社科院:銀行理財產品制度缺失值得警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財經訊 8月27日下午消息 據外媒報道,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發布報告,7月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共發售產品860款,創年內新高。以銀信合作為代表的理財產品近來頻遭叫停與規範,但其制度缺失的漏洞則令短期監管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值得警惕。

路透社稱,當月在售的860款新品中有482款為利率類產品,占比為56.05%;混合類產品數量為305款、信用類產品數量為64款。


報告指出,7月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增的原因是,貨幣市場的淨投放、債券市場先期的供不應求和房地產調控力度的日益趨緊造成了市場中的流動性充裕。另外7月初,銀監會以電話通知形式告知各商業銀行近期不要新發信貸類理財產品,所以各商業銀行趕在新規頒布之前瘋狂發售此類產品。

2009年底以來,監管機構相繼推出規範銀信合作信貸類理財產品的相關措施。事實上,自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開市以來,有關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定位亦或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初衷的討論不絕于耳。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和挂鉤標的的 兩張皮 幾乎可以吞噬監管機構的所有努力,因為名曰挂鉤黃金價格的結構性產品尚可全部投資國內的固定收益債券和其他金融資產,況且對普通類產品而言,其投資方向的靈活度更是不容置疑。”報告稱。

“追根溯源,制度缺失是其主因,值得監管機構予以警惕。”

報告建議,有必要完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相關機制並進行一定的基礎制度建設,如資金募集、資金投資和資金清算的三權分立問題,統一的銀行理財產品交易平台建設問題等。

報告顯示,2010年7月,銀行理財新發產品的平均委托期限為0.37年,平均期望收益率和平均最差值分別為2.42%和2.37%。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