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調爭議 口水滿天飛 愈吵疑點愈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30 15:24
自由時報有關ECFA辯論後民調爭議延續,中時跟自由之間還在繼續針鋒相對相互攻防。不過據民調專家在看了自由時報所公布的民調電訪圖片後指出,全台沒有一個民調中心電訪室是這樣配置的,應該是一般的辦公室。而如果電訪是在一般辦公室裡進行,則必然是人工作業而非透過民調業界普遍採用的「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這樣形式的人工作業不但誤差會大,後續的人工輸入分析更將會是極為耗時費事的巨大工程。
根據自由時報負責這項民調業務也是發言人蘇宇暉所說,這次民調是在15樓進行的。據了解,自由時報的15樓,一邊是社長室,另外一邊則是影藝藝文中心的辦公室,而專家說,(CATI)是個複雜的封閉系統,不可能臨時從專用電訪室搬到一般的辦公室,而從照片中電訪者手持話筒而非頭戴式耳機話筒的作法看來,如果是在做民調,顯然是很傳統而人工化的作法,而訪問完之後的(coding)人工輸入分析更將是極為費時耗事大工程,而自由能在這樣的作業條件下,三個半小時內完成1367份有效問卷,「似乎不太容易做到」。
而據了解,以往自由時報在電訪間電訪,每個晚上完成的份數應該不會超過五百份。
另外,自由時報在發表的聲明中強調「全程錄影」,民調專家指出,專業電訪的監控設備重點在監聽錄音而非錄影,也就是應有督導員可以隨時切換監聽到每一位訪員跟受訪者間的對話內容,並同時可透過電腦螢幕看到訪員在同步輸入電腦的處理過程,以減少偏差發生。至於錄影,頂多只不過是看到環境中的整體影像,對電訪監控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