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園區成赤峰經濟發展新引擎
鉅亨網新聞中心
舉全市之力,做大做強赤峰市三大物流園區,赤峰市經濟的騰飛能否插上隱形的翅膀?
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地處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的內蒙古赤峰市,以460萬的總人口數位居內蒙古第一,赤峰市委、市政府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全市生產總值連續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長,農牧業、工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多年來,赤峰志在打造輻射周邊地區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東北華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赤峰市又不得不面對第三產業發展“短板”的現實。
但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地紅山、松山和喀喇沁旗和美工貿三大物流園區的建設。
三大物流園區橫空出世
有著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積淀的赤峰市,依托豐富的土地和礦產資源優勢,在赤峰市政府的帶領下,早已成為內蒙古蒙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領航員。近年來,赤峰市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歷史機遇,通過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赤峰市經濟發展的后勁明顯增強。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成為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炫耀的資本,他們發現,與其咫尺相鄰的遼寧、河北等地的經濟發展令他們望塵莫及。被拋在身后的赤峰并不急于在速度上追趕對手,冷靜下來的赤峰人從自身找原因。倔強而又堅韌的赤峰人深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時間轉眼進入2006年,就是在這一年,赤峰市吹響了進軍的號角,選擇發展物流園區作為第一場攻堅戰。
“一方面通過調查研究、制定規劃、行政推動、市場化運作、服務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為三大園區高起點、高標準、規范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市里統一協調、各旗縣區具體實施配合,實現了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推動園區建設的大好局面。”回想起6年前,物流園區建設之初的情況,赤峰市副市長吳平仍感慨萬千。
吳平副市長說,為了使物流產業真正成為赤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他無數次親自帶隊到河北省石家莊、承德市,遼寧省遼陽市等地實地考察,回來后深入一線,對赤峰市的工農業生產、市場需求等幾乎所有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做市場調研,經過近一個半月的集中突擊,赤峰市決策者對赤峰市乃至區域內的物流產業發展方向做到了心中有數,準確定位。
舉全市之力,做大做強赤峰市三大物流園區,赤峰市經濟的騰飛能否插上隱形的翅膀?
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地處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的內蒙古赤峰市,以460萬的總人口數位居內蒙古第一,赤峰市委、市政府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全市生產總值連續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長,農牧業、工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多年來,赤峰志在打造輻射周邊地區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東北華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赤峰市又不得不面對第三產業發展“短板”的現實。
但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地紅山、松山和喀喇沁旗和美工貿三大物流園區的建設。
三大物流園區橫空出世
有著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積淀的赤峰市,依托豐富的土地和礦產資源優勢,在赤峰市政府的帶領下,早已成為內蒙古蒙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領航員。近年來,赤峰市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歷史機遇,通過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赤峰市經濟發展的后勁明顯增強。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成為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炫耀的資本,他們發現,與其咫尺相鄰的遼寧、河北等地的經濟發展令他們望塵莫及。被拋在身后的赤峰并不急于在速度上追趕對手,冷靜下來的赤峰人從自身找原因。倔強而又堅韌的赤峰人深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時間轉眼進入2006年,就是在這一年,赤峰市吹響了進軍的號角,選擇發展物流園區作為第一場攻堅戰。
“一方面通過調查研究、制定規劃、行政推動、市場化運作、服務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為三大園區高起點、高標準、規范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市里統一協調、各旗縣區具體實施配合,實現了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推動園區建設的大好局面。”回想起6年前,物流園區建設之初的情況,赤峰市副市長吳平仍感慨萬千。
吳平副市長說,為了使物流產業真正成為赤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他無數次親自帶隊到河北省石家莊、承德市,遼寧省遼陽市等地實地考察,回來后深入一線,對赤峰市的工農業生產、市場需求等幾乎所有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做市場調研,經過近一個半月的集中突擊,赤峰市決策者對赤峰市乃至區域內的物流產業發展方向做到了心中有數,準確定位。
“園區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搞基建,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而目前已經建成的建材市場在開售時就供不應求。同時,政府部門在園區建設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是項目招商和建設順利進行的保障。”和美工貿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國鋒說,園區二期工程還規劃了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和輕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新興的工業園區,“和美工貿園區的建設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態,正在朝著喀喇沁旗新的經濟增長極的目標邁進。”
與上述兩大物流園區相比,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充足資金的松山物流園區的基建和招商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記者來到該園區時,發現已有十余家商戶入駐,赤峰華普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占會告訴記者,以前赤峰市的農資市場過于分散,造成農民購買的成本上升,并且質量和服務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現在,農民可以在松山園區采用“一站式”購買所有農用物資,既方便又有保證。據了解,該園區在2008年開工建設后,主要進駐的是農用物資、小商品城和煤炭物流的流通與銷售企業,其中,在農機方面,建成后年營業額將達到15億元,吸納2000多人就業,將成為蒙東地區甚至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農機銷售地。
赤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加速器
三大物流園區的建設速度和發展前景無疑更加增強了赤峰市所有人的信心。赤峰市委、市政府為了將物流產業做成區域性強勢產業可謂絞盡腦汁。
一份赤峰市政府印發的赤峰市人民政府關于赤峰市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顯示,到2010年底,力爭使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的建設資金投入達到200億元,實現年交易額80億元,安排2萬人就業。并使之成為一個區域性的物流中心,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規模較大、功能較全、檔次較高的物流產業園區。
當然,對于正處于起步階段的赤峰市物流產業來說,僅僅有暢想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有關部門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嚴格對園區進行功能分區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并嚴禁搞重復建設和招商過程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制度上的保障還要有合理的發展規劃,赤峰市政府要求園區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在物流產業項目上充分考慮到要為工業園區發展和全市工業的產銷所需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發展第三方物流、依托錦州港口和蒙古國及俄羅斯建設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中心,打造“北上出境,南下出海”的物流通道。
在赤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現代服務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作為第三產業的主力軍,赤峰市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正如胡春華書記在物流產業園區視察時所說的那樣,“赤峰市的第三產業發展勢頭非常好,特別是以物流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走在了內蒙古自治區同行業的前列。”
不難發現,物流業這個助推赤峰市第三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已經為赤峰市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具有良好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人才優勢的赤峰市,已經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赤峰市要做的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已經確定好的發展思路,腳踏實地地走下去,一個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赤峰一定能早日實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