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旗下基金業績全線落后 公司管理不善成關鍵原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截至6月25日,益民旗下4只基金業績均在同期同類基金的后1/2位置,且益民多利債券已近清盤線,業內人士表示,公司管理問題是其業績落后的關鍵原因。
據證券日報6月28日報道,“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全部處于前1/2不容易,全部處于后1/2同樣也不容易。基金資產凈值規模過百億不簡單,同樣,接近清盤‘生死線’也不是件易事。”一位基金業內人士這樣表述。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屬于上述的后者。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益民基金公司旗下僅有的4只基金業績均在同期同類基金的后1/2位置,有的甚至處于倒數“前四名”。
如果按照2010年一季度的0.542億份份額計算,截至6月25日,益民多利債券資產凈值規模僅為0.567億元,離基金的“生死線”5,000萬元僅差不到700萬。不過,有基金人士表示,雖接近清盤線,但實際上可以清盤的基金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連續60個工作日”足以使5,000萬元以下的基金想出補救錯失。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小基金公司要想業績提升上去,管理是關鍵。知情人透露,原代理總經理職務的公司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宋瑞來已不兼任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總監一職,2010年年初新總經理祖煜上任時,宋瑞來履行完代總經理職務,也卸任了投資總監職務,上述人士透露,原中歐基金的投資副總監劉杰文2010年年初加入到了益民基金公司,擔任投資總監一職。
6月25日,益民多利債券凈值為1.0462元,按照2010年第一季度的0.542億份額計算,資產凈值規模僅為0.567億元。
離基金的“生死線”5,000萬元僅差不到700萬。
開放式基金合同規定,清盤條件有兩條:一是基金持有人連續60日不足100人,二是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基金管理人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這條規定適合所有的基金,不過“5,000”萬元的界限或許一些小規模的基金容易達到,但是“連續60個工作日”的規定很難達到。最簡單的方式,基金公司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內通過自購的方式來彌補規模上的缺憾。
而2年前,益民多利債券首次募集還有7.45億元,在2年的時間里,資產凈值規模僅剩下了7.61%,比首發時規模縮水了92.39%。
截至6月25日,益民基金公司旗下僅有的4只基金業績均在同期同類基金的后1/2位置,有的甚至處于倒數“前四名”。
Wind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2只混合型基金,益民創新優勢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5.81%,位于157只混合型基金的第125名;而益民紅利成長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7.24%,位于157只混合型基金的第137名。
固定收益類基金上,益民多利債券基金2010年以來收益率為0.69%,排在126只債券型基金的第97位;益民貨幣基金2010年以來收益率為0.44%,排在61只貨幣基金的第58位。
從長期業績看,益民紅利成長成立于2006年11月21日,截至2010年6月25日,成立將近3年零7個月的時間里,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64.25%;益民創新優勢成立于2007年7月11日,自成立起業績為-18.3%,;益民多利債券自成立起至2010年6月25日,回報率為8.75%;益民貨幣自成立起至2010年6月25日,回報率為9.29%。
據觀察,益民旗下的基金經理變更也較為頻繁。Wind數據顯示,上述的4只基金中,只有益民紅利成長,在任基金經理平均任職該基金的年限達到了2.69年,其余3只基金的在任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均不到一年。
其中,益民貨幣自成立以來,先后由4位基金經理管理,2006年7月17日基金成立時,由宋瑞來擔任,但僅僅擔任了4個月,之后由胡振倉擔任,又擔任了1年零4個月的時間,再次變更為鄭可成,又過了1年3個月后,最后換成了田敬,他也是現任的益民多利債券基金經理;益民創新優勢成立于2007年7月11日,在成立不到3年的時間里,先后由3個基金經理擔綱。
銀河證券曾經對在2006年12月16日至2008年11月14日之間更換過基金經理的基金期間業績做跟蹤,分析表明,基金經理發生變更的基金業績不如未發生變更的基金。
資料顯示,2005年12月12日,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7月17日,成立了旗下的第一只基金,即益民貨幣基金。之后的2007年、2008年均有基金成立,但2008年5月至今,2年多時間里沒有再發1只基金。
一基金業內人士對益民基金充滿了期待:“離益民基金公司新的領導班子到任剛剛過去半年時間,也許要給新的領導班子適應的時間以及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半年的成績不能等同于未來,同在北京的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業績與規模已經上去,相信益民基金公司在理順各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后一樣也會得到較好的發展。”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