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台灣10月製造業PMI連4月緊縮 略見部分止跌回穩訊號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5-11-02 12:05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日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呈現緊縮,指數較上月微幅下跌0.1個百分點至46.0%,5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雇用數量與現有原物料存貨水準持續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仍呈現下降(低於50.0%)。

在這次調查中,製造業六大產業僅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PMI呈現擴張,指數為54.1%,其餘五大產業皆呈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分別為基礎原物料產業(41.8%)、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2.3%)、交通工具產業(42.6%)、食品暨紡織產業(44.3%)與電子暨光學產業(47.7%)。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指出,不只台灣經濟疲弱,國際景氣復甦也相當遲緩,在這次調查中,儘管製造業雖仍處低迷,但非製造業有逐漸回升態勢,代表部分經濟數據初步出現止跌回穩訊號。

針對行政院上周公布的短期提振消費措施,吳中書認為,政府的提振措施必須具持續性。

就PMI各組成項目來看,新增訂單擴散指數為45.9%,已連續4個月呈現緊縮,惟本月指數微幅上升0.1個百分點至45.9%,緊縮速度趨緩;需留意食品暨紡織產業的新增訂單指數轉為緊縮,指數大跌13.3個百分點至43.5%。

生產數量指數下跌0.4個百分點至46.4%,連續4個月呈現緊縮。其中,食品暨紡織產業轉為緊縮,指數續跌4.3個百分點至45.7%,而基礎原物料產業與交通工具產業分別連續7與4個月呈現緊縮,本月各下跌2.7與7.5個百分點至36.7%、34.2%,交通工具產業則滑落至2012年7月指數創編以來最低點。

人力雇用擴散指數為47.8%,不僅已連3月緊縮,更是3月以來最低點,其中,食品暨紡織產業由擴張轉緊縮,本月大跌15.6個百分點至43.5%,跌幅最大。

供應商交貨時間擴散指數47.9%,連續第7個月下降現有原物料存貨擴散指數42.2%,已連5月緊縮,惟本月指數回升0.8個百分點。

除了各項PMI指標,還可留意全體製造業「新增出口訂單指數」已連6月緊縮,惟緊縮速度趨緩,本月續揚2.9個百分點至46.7%。

中經院也指出,雖全體製造業連續4個月看壞「未來六個月的景氣狀況」,惟指數由2012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33.1%)回升2.8個百分點至35.9%;全體非製造業已連續5個月看壞「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本月指數已由創編以來最低點(24.8%)回升1.6個百分點至26.4%,顯示各業別廠商看未來景氣應不至於再壞下去。

另外,本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中斷連續2個月的緊縮轉擴張,指數由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低點(45.3%)攀升5.5個百分點至50.8%。4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生產)與新增訂單數量維持緊縮,人力雇用數量則呈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仍為上升(高於50.0%)。

非製造業八大產業中,五大產業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分別為住宿餐飲業(66.3%)、零售業(54.3%)、教育暨專業科學業(52.8%)、金融保險業(52.0%)與營造暨不動產業(51.5%),其餘三大產業則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運輸倉儲業(40.5%)、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6.0%)與批發業(46.3%)。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