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企業今年將獲8億資金扶持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記者從正在大連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2010中國軟件創新論壇暨投融資論壇”上了解到,今年國家將拿出8億元資金扶持服務外包企業發展,同時還將拿出2億元用于支持包括中國軟件企業在內的企業技術出口貼息。
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副司長林哲瑩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精神,大力推進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商務部近期會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財政部、商務部關于做好2010年度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發展資金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放寬了服務外包企業享受政策的條件,擴大了政策受眾范圍,加大了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據悉,預計本年度中央政府將撥付8億元用于支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企業國際認證補助和地方服務外包公共平臺建設。
此外,還大大降低了企業獲得人才培訓資金的門檻,要求申請業務資金的企業2009年全年服務外包業務額不低于50萬美元,其中向境外最終客戶提供服務外包業務額占50%以上;在原來6個企業認證的基礎上,增加了5個企業認證及認證的系列維護、升級;給予服務外包示范城市500萬元公共平臺建設的資金支持等。
林哲瑩指出,中國軟件企業的融資渠道仍需完善。去年中國創業板為眾多軟件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融資渠道,但對大多數中小型軟件企業來說,認定為高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標準仍然很高,中小企業仍靠創業人員的自有獎金來維持企業運轉,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對其限制仍比較嚴格,這也制約了中小軟件企業的發展。
昨日軟交會上,商務部還發布了2010中國軟件出口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軟件出口合同數同比增長59%,合同執行額同比增長115%。其中承接離岸外包合同數同比增長88%,離岸外包出口額同比增長141%。
報告指出,我國軟件產業國際競爭力尚需提升。從國際產業競爭上來看,中國軟件產業和軟件出口的競爭力并不強,與美國、印度、愛爾蘭等國家相比差距明顯。中國軟件出口還存在著結構性調整,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企業實力薄弱、出口環境有待改善等諸多問題。
從中國軟件市場和軟件出口結構來看,中國軟件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應用軟件類產品,系統軟件和指出軟件產品出口比例不大。中國軟件出口和軟件外包仍以低端業務為主,價值鏈附加值不高。整體上看,中國軟件產業技術水平較低,大多數軟件企業和研發機構主要從事軟件工程項目,缺乏核心技術。目前我國軟件企業與國外相比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偏低。國內大多數軟件仍是中小型企業,缺乏能帶動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