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擋熱錢 韓國恢復債券投資稅 可能引起更多新興國效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韓國政府支持恢復債券稅收以遏制外國人士投資韓國國債及央行債券,未來或有更多新興市場效法以阻資本流入。
綜合媒體11月19日報道,韓國恢復對投資該國債券的外國人士征稅可能促使更多新興市場采取行動遏制推高其貨幣的資金流入。
18日,韓國財政企劃部表示政府支持恢復對國債及韓國央行債券征收14%利息稅,并恢復對此類債券出售行為征收20%資本利得稅。
上周(8日當周)召開的首爾G20峰會賦予新興國家更多空間應對涌入資金。2010年,非洲、拉美、亞洲官員均已采取措施減緩資金流入速度并遏制各自貨幣升值以保護本國出口商并防止資產泡沫出現。
SC第一銀行(SC First Bank Korea Ltd.)駐首爾經濟學家Oh Suk Tae表示:“其他新興國家可能效法,原因是G20允許它們使用一些資本控制措施作為盾牌。它們知道自己無法扭轉全球資金流動因而只想減慢流速。”
首爾市場,美元/韓圓上漲0.4%至1130.30,09年3月迄今漲幅已達27%。2013年6月到期3.75%韓國債券收益率上升2個基點至3.36%。
恢復征稅可能無法阻止資金流入韓國,原因是本周(22日當周)韓國央行加息及3日美聯儲推出6,000億美元QE2計劃;QE2可能刺激更多資本進入海外。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駐首爾經濟學家Lim Ji Won表示:“現在問題是重新征稅是否足以嚇退國外投資者。我們將關注政府是否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如收緊外資銀行外匯衍生品規則等。”
泰國將終止針對外國人士的國內債券15%所得稅減免措施。10月,巴西將海外投資者購買本地固定收益類資產相關稅收提高2倍。11月,中國臺灣恢復已于1995年取消的限制外國人士投資本地債務措施。
馬來西亞并不打算限制資本流入,不過該國央行行長阿齊茲(Zeti Akhtar Aziz)表示,央行將繼續“嚴密監視”以確保市場資本流入不會過度。
據韓國金融監督院與企劃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外國投資者持有78萬億韓圓(合690億美元)國債和央行債券,對應占比分別為14.9%和18.6%,對比08年底兩者占比分別為8.4%和12.7%。
2010年購買韓國債券居前的海外投資方為盧森堡、美國、中國;頭10個月外國投資者凈投資達21萬億韓圓。
亞開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表示,雖然資本控制有時恰當,但決策者需有停止此類措施的計劃。
18日,亞開行經濟學家Joseph Zveglich表示:“我們確實看到臨時性且設計良好的資本控制措施可能發揮作用。但這總會有爭議,尤其因為臨時措施往往變為永久措施并引發扭曲。”
(刁力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