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協議搞定 人民幣保單蠢蠢欲動 中國人壽搶推年金終生保險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人民幣清算協議新安排周一塵埃落定,繼匯豐 (0005-HK) 及渣打 (2888-HK) 推出人民幣掛鉤投資產品後,國壽 (2628-HK) (601628-CN) 海外昨推出 10 年期人民幣儲蓄保險,並醞釀搶閘推出較長年期產品,如人民幣年金及終身壽險等。然而,保險業及強積金界人士認為,不少技術問題未解決,推出相關產品困難重重。
《星島日報》報導,國壽海外繼去年 12 月在港已試點形式推出人民幣危疾保險後,昨正式宣布在港推出 10 年期人民幣儲蓄保險,保費繳付期為 5 年,每年派發紅利,每年保證回報 2% ,保障為已繳保費的 101% 或保單價值。
國壽海外副總經理許意雄表示,公司推出首張以人民幣收費及計價的保單後,短期會觀察市場反應,再考慮推出其他人民幣產品,預期下一步會以推出長年期產品為主,如以人民幣結算的年金、終身壽險及危疾等產品。國壽海外市場總監于泳表示,公司暫不考慮推出人民幣投資相連保險產品,基於目前本港保險公司投資內地股市仍受限制。
于泳表示,人民幣保單產品除會透過公司的經紀銷售外,亦會透過交行 (3328-HK) 銷售,該保單目前已獲客戶預約,初步銷售反應良好,並透露未來將加入中銀香港 (2388-HK) 、南洋商業、集友、富邦 (0636-HK) 及工銀亞洲 (0349-HK) 等銷售渠道。
另外,匯豐保險昨宣布提升「財富儲蓄 (人民幣) 保障計畫」,推出人民幣繳費方案,同時將計畫伸展至工商客戶。即日起,購買該保障計畫的新個人及工商客戶,可選擇以人民幣或港元支付保費。
富邦銀行 (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保險部主管何偉剛表示,正在研究如何重新包裝國壽海外的人民幣保險產品推出市場,不打算搶灘,會靜待市場走勢訂造具競爭力產品,不排除屆時產品回報要定於 2.5-3% ,估計要 2-3 個月後才能推出。
另外,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亦指出,人民幣結算安排的修訂只解決保險業界推出人民幣保單的其中一個問題,但香港缺乏人民幣投資渠道,以及未能透過內地保險公司作再保險等問題未能解決下,相信市場難出現大量人民幣保險產品,因為此兩問題令保險公司難以推出回報較吸引的人民幣保單。
對於內地或推「小QFII」以擴闊香港金融界投資於內地市場的渠道,陳健波指出,香港 1 年新增人壽保單保額介乎 400-800 億元,由於「小QFII」有額度限制,未必能應付業界推人民幣保單的實際需要,認為透過與內地再保險公司作出再保險的常設安排更設合業界需求,但目前只有中資保險公司能於內地作再保險,希望未來其他本港保險公司亦可利用此一渠道,並透露昨已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反映此意見。
至於積金界方面,亦面對本港未能投資內地市場的問題。有強積金受託人指出,市場所期望的人民幣強積金成分基金,是能直接投資於內地市場的基金,而現時的QFII設投資限額,難應付強積金持續有資金流入的需求。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集團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要推出人民幣結算的強積金成分基金,除要解決基金資金要具高流通性問題外,還有匯兌風險的問題須解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