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求高產忽略質量 3D電影未來遭質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從3D技術令《阿凡達》(Avatar)創下破紀錄的27.3億美元票房后,該技術就被奉為電影行業的偉大救世主。但現如今,外界愈發擔心好萊塢(Hollywood)正使這一有利可圖的新模式陷入危險,泛濫的技術革命在新鮮感褪去后,將無法帶來票房飆升,人們走進電影院,更愿意看到的始終是精彩的故事。

縱觀2010年全美電影票房排行榜,的確有幾部3D電影位居榜首,包括《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和《諸神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然而,近期大量3D電影的票房卻遭遇滑鐵盧,特別是《貓狗大戰2:貓怪的復仇》(Cats & Dogs: The Revenge of Kitty Galore)票房慘敗,《舞出我人生》(Step Up 3D)的票房不及同系列前兩部2D電影。

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李安,也打算將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成3D,后來因為片方無法接受7,000萬美元的高額預算而擱淺。最新的消息是李安可能放棄3D回歸2D,專心做好內容。

好萊塢制片公司鐘愛3D電影,因為迄今為止,消費者一直愿意花高價觀看此類電影。但由于3D票價高出2D電影50%,分析人士正對消費者對3D電影的興趣能否保持下去提出質疑,特別是在影片情節糟糕的情況下。


BTIG Research分析師格林菲爾德(Richard Greenfield)表示:“制片公司和影院對3D電影定價過高,而且此類電影數量太多了。他們把所有影片都轉換為3D格式,而不考慮質量,只為了多賺50%的票價,難道電影真的都需要3D嗎?”

受到批評人士詬病的《貓狗大戰》,全美票價比以2D格式放映、仍大受評論界稱贊的《盜夢空間》(Inception)高出50%。然而,《貓狗大戰》的制作成本不及《盜夢空間》,只是在影片制作完畢后才被轉換為3D格式。《盜夢空間》由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

不僅好萊塢熱捧3D,中國大陸的電影也發起了“3D熱”,并且“高燒不退”。據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康健民介紹,目前宣布開拍和即將上映的國產3D電影超過10部,這還沒有將一批躍躍欲試但尚未正式啟動的項目計算在內。導演阿甘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卻是對螃蟹宴最有熱情的一位。他雄心勃勃地打造了全3D的《唐吉可德》,花了8個月的時間在英國完成后期制作,計劃2010年10月同觀眾見面。此外,阿甘還將監制另一部IMAX 3D電影《大鬧天宮》,投資3億元人民幣(約合4,420萬美元),由甄子丹飾演孫悟空,近期將在湖南張家界開機。而這些作品究竟是3D精品還是偽3D,上映后答案自會揭曉。

(王敏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