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鮭魚有望獲FDA認可 最快2年內端上美國餐桌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一種生長速度較養殖三文魚 (鮭魚) 快近 1 倍的基因改造三文魚,相信最快 2 年內就可端上美國的餐桌了。雖然這種所謂的「科學怪魚」可望得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認可,但消費者組織認為沒有足夠證明牠可以安全食用。目前,反對人士正與當局展開角力,希望禁止「科學怪魚」上市。
據了解,三文魚的基因經改造後,體重會在短短 18 個月內就達到適合屠宰的 3 公斤,遠較一般三文魚的 3 年成熟期快。基因改造三文魚將以魚卵方式賣給魚農,並在大缸飼養。牠們體內有兩種其他魚的基因以加快生長速度。這些基因包括一種生長激素基因,和一種來自大洋鱈魚的基因 -- 這種基因確保三文魚即使身處較凍的環境也能繼續成長。
香港《大公報》報導,如果這種三文魚得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可,牠就會成為第一種可供食用的基因改造生物,而且最快 2 年內就可以端上美國的晚飯餐桌,不過局方尚未決定在何時公布結果。
生產基因改造三文魚的 Aqua Bounty 公司在聽證會上說,它所生產的魚都是正常的,只是生長速度較快而已。但美國的消費者權益組織對認可這種魚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食用這種魚是安全的,而且擔心牠們一旦出走,會危害野生三文魚,破壞自然界原本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
Aqua Bounty 則強調,基因改造三文魚根本不可能與野生三文魚雜交繁殖,因為前者被培育成不會生育的雌性。支持轉基因三文魚上市的團體和個人稱,如果人類今後大量食用轉基因三文魚,將可能對保護野生三文魚資源產生積極效果。
另外,美國消費者權益組織「消費者聯盟」說,它「特別關注三文魚有可能增加敏感人士產生嚴重甚至危害生命的過敏反應的風險」。關注有害食品生產技術的美國非牟利組織「食物安全中心」的行政總監金布雷爾說:「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預期) 的認可既誤導又危險。」但擔任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顧問的若干個科學小組則說,基因改造三文魚基本上與自然生長的三文魚無異,可以安全食用。
基於這項意見, Aqua Bounty 和美國的生物科技業界都認為,基因改造三文魚毋須標籤,否則會「令消費者困惑」。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此前也表示,這種「基因改造三文魚」可正常食用。根據美國政府有關規定,鑒於牠的營養成分和普通三文魚沒有差別,因此不會給這種基因改造魚貼上特別標籤。這一做法遭到很多消費者權益組織的猛烈抨擊。
[NT:PAGE=$]
Aqua Bounty 行政總裁斯托蒂什強調,基因改造三文魚「在各個重要方面」都和自然生長的大西洋三文魚無異,試味時也未察覺有什麼分別」。
一旦上述基因改造三文魚獲准上市,那麼美國科研機構將繼續開發「不會患上瘋牛病的牛」、「能提供更健康熏肉的豬」之類基因改造物種。目前,加拿大科研人員已經培育出來一種所謂的「環保豬」:牠們的排泄物對自然環境污染更少。
三文魚是這個世界上被人類進食最多的魚類,每 100 條人類食用的魚當中,大約有 11 條是三文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整個大西洋海域的野生大西洋三文魚數量在過去 30 年中下降了 8 成多。
在太平洋三文魚的一個生命周期中,平均一對雌雄太平洋三文魚可產下 3000 到 4000 個受精魚卵,其中大約有 2 尾能衝破重重障礙,逆流而上,洄游到當初的出生地產卵排精,完成一個生命迴圈周期。
太平洋三文魚主要有 5 大品種,其中以紅鱒最富傳奇色彩。每隔 4 年,成千上萬的紅鱒三文魚,會在河口集結,然後逆流而上,浩浩蕩蕩地向牠們的出生地進發。
三文魚的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強烈的「認祖歸宗」特性。牠們會在一個固定的淡水河或湖裡出生和生活一段時間後,便會游向大海。當牠們在海裡長大成熟後,不管牠們走得多遠,牠們也必定會想方設法,回到牠們的出生地產卵。
太平洋三文魚自進入河口開始,牠們就不再吃任何東西,全力趕路。三文魚在逆流而上的過程中,不斷地向高處游。不少地方水流很急,有的還形成瀑布,牠們就只能跳過去。所以,三文魚的拉丁文學名叫 Salmo ,意為「跳躍者」,是對三文魚最恰當不過的描述。
這一路的跳躍和衝撞,令三文魚銀白色的魚身在逆流而上的過程中變成紅色,據說這是因為用力過猛,崩裂了血管,殷紅的鮮血浸透全身肌膚所致。到達產卵地後,牠們還不能休息,要繼續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產卵排精。產卵後,牠們已經遍體鱗傷,接下來或在幾周內,牠們會安安靜靜地死去,完成其悲壯的死亡之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