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基本藥物制度沖擊有限 藥店歡呼“警報解除”

鉅亨網新聞中心


基本藥物制度推行至今對藥店沖擊有限,預料中的風暴似乎并未來臨,從藥店目前經營狀況來看,新醫改的政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據每日經濟新聞4月22日報道,新醫改的制定和實行,讓藥店老板們的心情大起大落。在新醫改的政策中,藥店只被提到了寥寥數語,不僅藥店醫藥分開的期待全盤落空,而且基本藥物制度和零差價銷售還讓藥店一時產生了 “危機感”。不過,基本藥物制度推行至今,預料中的風暴似乎并未來臨。山東省藥店連鎖龍頭宏濟堂的姜經理近日表示,本來預期新醫改的影響會很大,不過從目前經營狀況來看,新醫改的政策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低價仍是競爭利器

為解決看病貴的難題,在此次醫改中,國家力推基本藥物制度和零差價銷售,以減輕患者的負擔。衛生部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國家基本藥物共有307種,各地招標價格平均降幅達30%。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社區醫院將以低價將搶走藥店的顧客。
  
不過,在業內普遍悲觀的形勢下,江蘇鹽城華生大藥店總經理蔡文兵依然逆勢而上,獨資創辦了蘇好大藥店。“我對這個行業仍然充滿了信心。”蔡文兵對記者表示,由于醫院是壟斷經營,其藥品的價格基本都是招標價格;而社會藥店競爭激烈,價格遠低于醫院藥品的價格。據他統計,即使是基本藥物,在他藥店中,也有九成藥品的價格低于醫院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低20%左右。因此,基本藥物制度的推行和藥品的零差價銷售,并沒有對藥店造成真正的打擊。
  
蔡文兵表示,由于醫院的趨利性,造成基本藥物的利潤空間較小,很多醫生開藥的時候往往只選取很少的基本藥物,其他都用非基本藥物,因此算下來,還是在藥店買藥比較劃算。


此外,據國家藥監局南方經濟所的分析,目前基本藥物在藥店銷售的比重并不大,如心血管類的基本藥物是6%,胃腸道類的是17%。因此,基本藥物并不是零售藥店的市場主體,不會對藥店的銷售造成沖擊。

基層醫院服務對象不常到藥店
  
北京市于2006年就在社區醫院率先實行了藥品零差率銷售,不過,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軍表示,由于基層醫院缺乏全科醫生,和大醫院的水平相差較大,因此多數患者不會把基層醫院作為首診地。

長期以來,由于基層醫院和社區醫院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待遇偏低,個人事業發展相對滯后于大醫院,因此人才問題一直是基層醫院發展的瓶頸。
  
北京市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自2007年以來,北京有2,235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離開崗位,這一數字約占全市衛生人員總數的10%。依據人口比例分配,北京市應該有3,000多名社區醫生,但按照實際編制,北京目前只有2,000多名在崗社區醫生。
  
由此一來,基層醫療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多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等。“這部分病人本來就不常來藥店拿藥。雖然這些是門診病種,不過都納入了醫保范圍,可以報銷。”姜經理表示。

對制度設計仍存擔憂
  
不過,針對上述藥店經營者的說法,上海匯泓企業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為民表示,由于現在的衛生中心建設尚未全面展開,因此對藥店帶來的壓力尚未全面凸顯。再加上由于擴大醫保的效益已經產生,暫時性擴大了藥店的營業額,這就掩蓋了未來新醫改對藥店的沖擊。“但風雨終究會來的。”崔為民表示。
  
對此,也有一些企業早就開始未雨綢繆。姜經理對記者表示,宏濟堂是和北京同仁堂同根的百年老店,他們在擴大非基本藥物藥品品種的同時,又重點打出了中藥牌,并推出了一些經典的驗方,為顧客提供免費的中藥加工服務等,還推出了一些藥食同源的保健品。姜經理表示,目前中藥材的銷售額占比已經由之前的五分之一增加到現在的50%左右。
  
另一方面,在藥品之外同時經營非藥品的多元化經營方式也被視為一條自救之路。業內藥店連鎖龍頭海王星辰已初嘗多元化帶來的甜頭,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經營性利潤3,500萬元,同比增長92.1%。海王星辰對此解釋稱,廣東市場消費能力的復蘇以及公司對產品價格調整以及門店非藥品類產品的延伸是主要的原因。
  
不過,全國工商聯醫藥商會副會長駱燮龍表示,在多元化經營時,藥店應該擴大和健康相關產品的銷售,而不是盲目實行多元化,變成“雜貨鋪”。
  
“雖然從目前來看新醫改對藥店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最讓行業擔心是制度設計存在問題。”徐軍對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例如藥店要和醫院同樣推行基本藥物,但是所處的地位卻不平等。
  
蔡文兵也對制度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認為,同樣是醫保報銷,江蘇省對醫保藥店限制頗多,單個醫保病人的限額為每天30元,顧客無法消費一些貴重的、單價高的藥品。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