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托割肉濱江集團 巨虧數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誠信托旗下3只產品曾以8億購入濱江集團5,000萬股,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沖擊下,中誠信托遭受重創,最終選擇割肉離場,虧損數億。
據證券日報10月22日報道,中誠信托“認栽”,旗下產品從濱江集團(002244)割肉出局。曾8億巨資購入逾5,000萬股,如今數億元打水漂。
割肉出局還是咬牙堅守,中誠信托選擇了前者。
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誠信托旗下產品投資濱江集團產生巨虧事件,隨著濱江集團三季報的披露而有了最終結果。就在三季度內,曾經重倉持有濱江集團的中誠信托旗下3只信托產品已全部清倉,而這一結局則是以巨虧數億元為慘重代價的。普益財富信托研究員趙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上述公司在可能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很可能存在高風險。如今,高風險在中誠信托身上終告發生。而高風險的信托產品也應該賣給有應對這種風險承受力的客戶。”
三季度殺跌清倉 中誠信托巨虧走人
信托公司發行房地產信托計劃,本是一件平常事,但由于旗下信托產品投資失敗所可能產生的巨虧,卻讓中誠信托突然成為了焦點。正是這一次信托計劃的投資失誤,讓中誠信托頻現報端,并深陷“濱江門”。
事件起因是因中誠信托旗下的3只信托產品——中誠信托·濱江優得、濱江優享、濱江優利三只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重倉上市房企濱江集團,合計持有籌碼超過5,000萬股,并為此支付了8億元巨資。查閱中誠信托3只信托產品發現,它們建倉的日期均集中在2009年6、7月份,而這正是在逐漸走出金融危機陰影后,房地產價格飛漲之時。當時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購買濱江集團流通股股票,直接造成中誠信托3只信托產品買入價格居高不下。隨著國家對于房地產熱的限制,上市房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濱江集團股價也是持續走低。中誠信托三只信托產品所持共計5,000多萬股籌碼遭受重創,凈值再度屢創新低。中誠信托也一度下調了止損價,下調幅度接近15%。
如今,中誠信托終于決定甩掉這一塊燙手山芋了。根據濱江集團三季報顯示,今年1至9月,濱江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18萬元,同比增長5.24%;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4.47億元,同比增長20.28%。而這份三季報中最受關注的,無疑就是3只中誠信托產品在三季度全部從濱江集團前十大流通股東退出。根據對濱江集團股價分析,該股三季度內最低為7.85元,雖然經過反彈,最高價一度達到12.4元,但整個三季度均價約10.5元左右,若按此價格計算,在持有一年后中誠信托將在該股身上虧損很可能達到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濱江集團三季報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呈現出了“你出我進”的熱鬧場面。一方面屬于私募的中誠信托旗下3只產品殺跌離場,而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則大舉買入。數據顯示,三季度末共有7只公募基金現身濱江集團10大流通股東行列,持股數量為5,213.61萬股,占流通股比高達17.77%,比二季度末增加10個百分點。其中,富蘭克林國海彈性市值(450002)、鵬華中國50(160605)、國泰金牛創新成長和建信優化(530005)配置則為該季度新進場基金。
信托公司醉心房地產 監管力度升級
雖然中誠信托3款產品已“清倉”濱江集團,但該公司仍對于房地產仍癡心不改。通過參與獐子島房地產業務的投資,其不但新設立房地產集合計劃,還欲借此控股房地產公司。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如此熱衷于房地產,這也昭示了監管部門對此項業務加大監管力度的重要性。
根據獐子島此前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大連獐子島耕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全資孫公司大連歐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日前與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相關協議,耕海地產擬以4,000萬元債權參與中誠信托成立的“2010年中誠信托大連彩虹園項目集合信托計劃”,并同意中誠信托以信托資產增資歐蘭地產,開發大連彩虹園項目。
據了解,該信托計劃成立后,中誠信托將以貨幣資金4,000萬元的信托資產,以原始出資作為定價依據向歐蘭地產追加投資,并持有增資后的歐蘭地產80%股權。與此同時,在信托計劃發行期間,耕海地產將其享有的對歐蘭地產4,000萬元的債權轉讓給中誠信托,作價4,000萬元認購信托計劃4,000萬個一般受益權單位。
一方是房地產調控不斷升級,一方是前期信托產品巨虧,在雙重壓力下,中誠信托仍出手控股房企,讓人不由得為其日后的風險捏一把汗。趙揚認為,中誠信托之所以仍舊熱衷將資金投于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還是高收益的誘惑。“我們統計發現,房地產信托計劃收益率要遠高于同期集合信托計劃的平均收益率”,趙揚表示。
近年來,我國信托業走上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但在行業回暖的同時,其規范發展問題也日漸突出。信托公司為了高收益而忽視風險因素的情況層出不窮,這也使得監管層逐漸加大了對于信托業的監控力度。
今年3月,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10年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重點關注銀信合作、信政合作、房地產等熱點業務,防止非銀機構成為商業銀行規避政策的通道。堵住信托業風險漏洞,嚴格監管成為了會議的中心思想。
監管層的表態,被市場各方認為是給火熱的信托業上的新一道“緊箍咒”。而此后爆出的中誠信托等產生的投資風險,恰恰證明了監管層嚴管的迫切性。
監管層在一系列要求中,對于信托公司與房企的合作尤為關注。作為一塊豐厚的利潤來源,信托公司也緊緊盯住這塊業務不放。而近期信托監管的逐漸加強,體現出監管層對于該領域可能產生風險漏洞的擔憂。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