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中心:第三季度境內IPO繼續擴容 金融行業異軍突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第三季度,境內IPO繼續擴容放量,融資金額創季度新高,金融行業異軍突起,雖僅兩家企業上市,但融資額以117.17億美元成為融資上市的主力軍。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上市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在清科研究中心關注的境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共有165家企業上市,其中中國企業多達109家在境內外市場上市,約為其他國家IPO總數的兩倍。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總額達369.61億美元,占全球融資總額的79.7%,平均每家企業融資3.39億美元。
大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上市研究報告》顯示:在清科研究中心關注的境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IPO交易延續了上兩個季度的總體趨勢。一方面從數量上看,交易活躍性不減,本季度全球共有165家企業上市,與第一、二季度的167家、165家的IPO數量基本持平 ;而另一方面,從籌資額度上看,全球總融資額463.90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2.81億美元,環比均增長28.3%。
全球共165家企業上市,中國企業一馬當先
本季度全球共有165家企業上市,與第一、二季度的167家、165家的IPO數量基本持平 ;而另一方面,全球總融資463.90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2.81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在全球IPO市場首屈一指的地位仍然無可撼動,共有109家企業在境內外市場上市,約為其他國家IPO總數的兩倍;本季度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總額高達369.61億美元,占全球融資總額的79.7%,平均每家企業融資3.39億美元。
本季度中國企業上市勢頭依然迅猛,無論是IPO數量還是融資額,均處于歷史高點。其中,三季度共有109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上市,同比增加了63家,增幅達到136.96%;融資額高達369.61億美元,同比增長78.5%。
在市場的分布上,109家中國上市企業中有25家企業在海外各市場掛牌,融資總額為128.52億美元,上市數量同比增加7家,融資額同比增加94.7%;境內資本市場亦如火如荼,吸引了84家企業上市,融資額為241.09億美元,上市數量較2009年同比凈增56家,融資額增幅為100.70億美元。
海外上市數量和融資額環比、同比增幅明顯,市場、行業較集中
2010年第三季度,盡管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尚未結束,各國均面臨通脹壓力,投資前景并非十分明朗;而美國方面近期所報告的數據,均顯示其經濟趨勢大體良好,尤其是9月份美國股市的表現尤其可圈可點,與其往年同期相比,可謂是收獲了1939年以來大盤表現最佳的9月份。因此各國新股發行仍較為活躍,本季度共有25家中國企業在海外5個市場上市,合計融資128.52億美元。環比來看,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活躍度激增,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均較2010年第二季度大幅上漲,其中上市數量增加7家,融資額增長了8.52倍。與歷史年同期相比,本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亦表現搶眼。
然而究其融資額激增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國農業銀行于2010年7月1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總額折合104.79億美元,占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融資總額的81.5%;排除這一特殊因素之后,盡管上市企業數量有所增加,但其他企業融資總額僅比2010年第二季度稍高,基本與第一季度持平。
市場分布方面,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IPO上市地點更趨集中。25家中國企業集中于香港主板、NASDAQ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等市場上市,而香港則一如既往的獲得大多數企業的青睞。具體來看,15家企業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計融資121.23億美元,分別占本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總數的60.0%和融資總額的94.3%。當然,其融資額的巨大比重主要來源于中國農業銀行。NASDAQ、紐約證券交易所、新加坡主板和韓國創業板本季度也均有中國企業上市,但上市數量相對較少,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分布也相對均衡。
行業分布方面,本季度金融、生物技術/醫療健康、連鎖及零售、化工原料及加工和建筑/工程五大行業的11家上市企業吸引到118.32億美元投資,占據總融資額的92.0%。金融行業雖僅有中國農業銀行一家上市企業,但仍104.79億美元的融資額位居各行業榜首;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化工原料及加工、連鎖及零售和建筑/工程行業分別有4家、3家、2家和1家企業成功上市,融資額度相對平均。
境內IPO繼續擴容放量,融資金額創季度新高
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的經濟投資增速略有回升,政策性投資力度有所加大;而由于受節能減排目標約束,工業產能雖所有下滑但下滑空間有限。中國經濟正進行著較為平穩的調整過程。在這種環境下,境內滬深市場較第二季度相比,基本持平而略有變化。本季度,共有84家企業在境內三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與第二季度持平,仍處于歷史高位;而第三季度融資額為241.09億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業融資2.87億美元,環比均有所增加。本季度中國企業境內上市依舊超越海外市場,上市數量比海外市場多59家,融資額創下2008年以來季度新高。
本季度,境內上市企業仍以中小企業和創業板為主。在境內上市的84家上市企業中,僅6家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余78家企業均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企業46家,創業板上市的企業32家。
行業分布方面,隨著2010年7、8兩月,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相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金融行業異軍突起,雖僅兩家企業上市,但融資額以117.17億美元成為融資上市的主力軍。機械制造業緊隨其后,23家上市數量居于榜首,融資31.22億美元。位于機械制造行業之后,物流、化工原料及加工、電子及光電設備行業融資額相差無幾,分別有2、10和8家企業上市,分別融資13.49、11.88和11.35億美元。
VC/PE支持企業上市熱度持續,不同市場和行業投資回報迥異
本季度,盡管由于加息,通脹壓力以及出口壓力,導致經濟復蘇前途尚不明朗,但VC/PE投資形勢依然火爆,VC/PE支持的上市企業基本與前期持平。2010年第三季度,共有46家具有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背景的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上市,合計融資61.83億美元,與2010年第二季度相比上市企業數量增加了3家,融資額小幅降低了7.21億美元。
46家VC/PE支持的上市企業為其背后的116支VC/PE投資基金帶來了8.45倍的平均投資回報,其中境內上市的企業為VC/PE帶來的平均帳面投資回報倍數為8.16倍,海外上市的企業為投資者帶來的平均帳面投資回報倍數為9.13倍。從具體的市場來看,紐約證券交易所由于本季度有一筆投資回報過百的上市案例發生致使該市場三季度投資回報高達18.93倍,深圳中小企業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緊隨其后,為投資機構帶來的平均帳面投資均接近10倍;其次是深圳中小板。相比之下,在創業板一歲生日將近的今天,本季度創業板為VC/PE投資基金帶來的回報水平令人大跌眼鏡,創造了創業板開閘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行業方面,互聯網行業上市的VC/PE支持企業為投資機構帶來的平均帳面投資回報高達53.55,半導體,電子及光電設備行業上市的VC/PE支持企業為投資機構帶來的平均帳面投資回報均在10倍以上。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