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三大航空深耕國內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19 15:39


國航、南航和東航在進入2010年后不約而同地進行了戰略布局調整,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航空產品,深耕國內市場。

中國民航新聞信息網5月19日消息,盡管自09年12月以來中國民航的國際旅客運輸量增幅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國內旅客運輸量增幅,盡管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為應對高速鐵路沖擊而不斷加速國際市場開拓步伐,但考慮到國內旅客與國際旅客超過10:1的數量比,以及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蘊含的航空市場發展機遇,國航、南航和東航在進入2010年后不約而同地進行了戰略布局調整,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航空產品,深耕國內市場。

鑒于民航在長距離運輸上具有無可比擬的速度優勢,三大航在新近的戰略布局中,均選擇了“大三角”或“大四角”的樞紐購建方案,既保證了對周邊市場的輻射力,又將高鐵對航空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5月12日,深航新的高管團隊正式亮相,國航總裁蔡劍江擔任董事長,前山航總裁馮剛任總裁、黨委副書記,全程物流董事長劉軍任黨委書記、副總裁,意味著始于3月21日的深航大股東更替一事告一段落,國航就此正式進入華南市場,實現了早前業界預測的“北京+成都+深圳”的金三角布局。算上國航去年成立的上海分公司與武漢分公司,其觸角已遍及國內航空市場最發達的幾大地區。考慮到國航2009年年報中提到的北京樞紐建設取得的甜頭,其或將在占據領先地位的成都、深圳市場復制“北京經驗”。


與國航的頻頻出擊不同,東航早前的戰略更多是圍繞上海,購建扇形的國內網絡。但在剛剛完成東上重組之后,其就選擇了進軍四川與河南市場。4月26日,東航四川分公司在成都成立。5月9日,東航集團與河南省政府在鄭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若此舉可被認為是填補東航在中原的空白,那么選擇四川則可用加強西南市場力量來解釋,畢竟東航在云南已枝繁葉茂,當然這也不排除與成都市場火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擴建有關。此外,東航另一翼的主力東航西北分公司,在上月玉樹地震中也表現不凡。

而受高鐵沖擊最嚴重的南航,則是在旗下諸多分子公司所在地中,挑出廣州、北京、烏魯木齊、重慶4個進行重點打造。2010年年初,南航舉全集團之力,開始打造經廣州的“澳洲中轉服務”。3月27日,烏魯木齊T3航站樓起用,南航獨家進駐。3月31日,南航旗下的重慶航空攜手重慶機場、重慶市旅游局推出的“西部游,重慶飛”大型航空旅游中轉計劃。由此,四大樞紐顯現齊頭并進之勢。

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成為深航的大股東后,國航于4月8日聯手深航推出每天15個航班的北京?深圳城市快線,比原來每天9班的國航京深快線多出6班,基本覆蓋全天熱點出行時段,并具有時刻齊整、隨到隨走、專屬值機等特點。5月1日,兩家聯手,再推分別為每天8班和每天7班的成都?廣州、成都?深圳“城市快線”,并提供專屬服務區域、自由簽轉、通程登機、行李直掛等配套服務。加上早前的北京?成都、重慶、上海、廣州、香港、青島等快線產品,國航為商務旅客便捷出行和國際旅客快速中轉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而南航則在旅程舒適度上下足了工夫。從7月1日起,266架南航飛機將配備一個新的艙位產品--高端經濟艙,根據機型大小設置了24?53個座位,266架飛機共設置了超過7,000個座位,座椅的前后間距較經濟艙擴大了4-6英寸(約10-15厘米),相當于多出了40%的空間。南航股份公司總經理譚萬庚稱,配備高端經濟艙的飛機基本覆蓋了南航所有國內航線,是為收入較高的白領以及對價格不敏感的公務、商務旅客量身打造的。

近水樓臺先得“世博”的東航,則在增開各地連通上海的航線之外,推出多款世博營銷產品。其面向國際市場推出的“快樂中轉”、“暢游中國”等產品,或贈送世博門票,或以低廉價格吸引境外旅客前往中國“自由行”。而將要推出的“暑期世博行”產品,則專為教師和學生游覽世博會設計。

三大航的一系列創新服務產品不再以簡單的價格因素為主要競爭手段,而是真正以旅客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設計,由同質化競爭走向差異化競爭,是我國民航的整體實力和服務水平提高的體現。而這一系列服務“組合拳”的效果如何,還須接受市場的檢驗。

(王敏?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